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年號

對於年號,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他是中國封建王朝用於記年的一種方法,如:洪武、永樂、康熙、雍正等,洪武元年對應的就是公元一三六八年,康熙元年就對應公元一六六二年。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年號

明清兩代的皇帝除了明英宗朱祁鎮和清太宗皇太極這兩位使用了兩個年號,其餘皇帝都只使用一個年號。所以在這兩朝,年號也就成了皇帝的代稱,現在的人也一般都是用年號來稱呼他們,年號的知名度遠遠超過了帝王本身的名字和廟號。

年號始於漢朝,漢朝的第五位皇帝漢武帝劉徹使用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年號:建元。這個年號一共使用了六年,其後劉徹又多次更換年號,建元之後的五個年號都以“元”字開頭。終武帝一朝,自“建元”而至“後元”,一共使用了十一個年號。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年號

自漢武帝開始使用年號到元朝滅亡這一段時間,皇帝改元總體上比較頻繁。新皇帝登基絕大多數都會更換新的年號,遇到什麼大的事件也會更改年號。使用年號做多的當屬唐高宗和武則天夫婦,她們兩個在位期間都是使用了十四個年號,可謂是並列第一,這兩位不僅是大唐的天皇、天后,也是年號界的絕代雙驕。不過如果算上武則天臨朝稱制時期的三個年號,那麼她總共使用的年號就有十七個之多,比起來還是女皇更勝一籌。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年號

年號一般為兩個字,少數使用四個字。如武則天的“天冊萬歲、萬歲登封、萬歲通天”,宋太宗的“太平興國”,宋真宗的“大中祥符”等。這多變的年號到了明朝才開始穩定下來,基本是一位皇帝一個年號,用年號來稱呼皇帝也就成為了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