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時,唐高祖李淵爲何在湖上泛舟作樂

大唐王朝是封建王朝發展的頂峰,但是其宮鬥政變也堪稱頂峰,一場跟著一場的政變搶奪皇位,玄武門之變是大唐建立後第一場皇族政變,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三位親兄弟為了當皇帝展開了你死我活的爭鬥。

史書記載玄武門之變時唐高祖李淵正在湖上泛舟,被史書記載的像個傻子一樣,直到尉遲敬德滿身血跡持矛衝了進來才如夢初醒,如果此刻的李淵還是一個精神正常的人,還是一個大權在握的皇帝,他會對宮門口的發生的大戰毫不知曉,還悠然自得地泛舟,等著尉遲敬德前來逼宮嗎。宮裡的宮女太監也沒有任何人前去報信,這隻有一種可能,整個皇宮已經被李世民完全控制,但這段歷史已經被唐太宗從史書上抹掉了,玄武門之變的最關鍵的兩個點,一個是控制玄武門,一個就是控制皇宮控制住皇帝李淵,否則李淵一道聖旨就會讓局勢翻天覆地。

玄武門之變時,唐高祖李淵為何在湖上泛舟作樂

玄武門之變前,李世民要想確保整個政變行動萬無一失,就必須在殺太子和齊王之前第一時間入宮控制唐高祖李淵,史書上記載的李淵在政變之時在湖上划船泛舟則是貞觀之時唐太宗為了美化自己虛構的情景故事,真實的情況則是玄武門前夜,李世民帶親兵進入皇宮,李淵打死也想不到自己的二郎敢進宮把自己囚禁了起來,他身邊的貼身宦官宮女則全被殺死,隨後李淵被轉移到了一艘龍船之上,在湖上被保護起來,如果這時李淵還要頑抗,大概就只有被當場殺死了,

玄武門之變時,唐高祖李淵為何在湖上泛舟作樂

在玄武門之變前,李世民猶豫不決難以決斷,因為進宮不止要殺死自己的大哥和弟弟,還有可能要弒父奪權,這種道德困境是人生最艱難的抉擇,而且真這麼做了後當了皇帝,又真能坐穩皇位嗎,這都是李世民要考慮的,所以他殺兄誅弟,搶佔弟媳婦都可以被史書記載,

但囚父奪權確實難以在道義上重新包裝,也難以在道德上自我說服,因而只能盡力掩蓋。但完全抹去有顯得太假,貞觀君臣思索再三編造了高祖和近臣“泛舟海池”的荒誕一幕,之後又大而化之地拋出了“尉遲敬德入宮宿衛、請降手敕”的粗糙情節,試圖以此掩人耳目,把整個玄武門之變最重要的一部分內幕和真相含糊其辭地敷衍過去。

玄武門之變時,唐高祖李淵為何在湖上泛舟作樂

當秦王李世民殺死太子和齊王之後,來到太極宮內,與被囚禁的父皇李淵相見,李世民突然失聲痛哭,把臉埋在父親胸前。跪而吮父親的乳”,以此來緩和與父親的關係,雖然他知道他與父親再也回不到從前了,表演過後,新一輪的屠殺開始了,東宮和齊王府的屬僚全部被大赦,但太子和齊王的兒子們必須斬草除根,兩天之內老皇帝李淵失去了兩個兒子和是十個孫子還有他的皇帝位

武德九年六月七日,政變的三天後,李世民被李淵冊立為皇太子。雖然李世民還沒有登基繼位,可朝野上下都很清楚,從這一天起,李淵已經成了一個有名無實的空頭皇帝,而新太子李世民才是大唐帝國真正的掌舵者。雖然李世民當了皇帝,但內心卻一直忐忑不安,直到十七年後他將也品嚐一下他自己種的惡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