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游:故宮揭祕親子之旅,去一般人看不見的故宮

故宮為啥又叫紫禁城?

故宮的角樓又隱藏了怎樣的建築玄機?

後宮佳麗三千品階如何排位?

唯一走過大殿龍脈的女人是誰?

慈禧其人真如影視劇裡那樣跋扈?......

TV遊:故宮揭秘親子之旅,去一般人看不見的故宮

TV遊:故宮揭秘親子之旅,去一般人看不見的故宮

天津騰邦國旅獨家企劃,

天津少兒頻道主持人全程陪同

邀約全市的小粉絲,

參與特別節目的錄像播出,

特請故宮博物院文史專家穿越時空為你一一揭秘,

講述一段皇宮深牆裡的愛恨情仇!

帶你去一般人看不見的故宮,

給你講不為人知的那些事兒。

皇宮內午餐,觀賞珍奇異寶,

超值穿越體驗,尋覓明清故宮的足跡。

奉旨穿越紫禁城

紫禁城·故宮

TV遊:故宮揭秘親子之旅,去一般人看不見的故宮

“不知為什麼,在這裡你會被你所見到的一切所打動。這裡有一種獨特的、令人震撼的美,然而這又是一種讓你感到親切的美。”

昔日的紅牆綠瓦,成了今人懷念過去的地方;

昔日的皇家聖地,也成了今日的旅遊勝地;

地上、牆上的滿目瘡痍,

彷彿在訴說著明清王朝的衰敗;

大殿內的金碧輝煌,

彷彿在訴說著明清王朝的昔日盛世。

站在景山上鳥瞰故宮,

我彷彿感覺到,

當年明成祖的雄姿英發和他磅礴的氣勢。

TV遊:故宮揭秘親子之旅,去一般人看不見的故宮

那些房,那些院,那些牆,走過看過又有誰真的讀懂它們?別說孩子們,就是爸爸媽媽每天生活在皇城腳下,又能有幾次真正走進這悠悠紫禁城?孩子們對於中國宮廷的解讀幾乎全部來自於各種宮廷劇,各種戲說!今天讓我們來真正瞭解揭秘一下六百年的故宮,讓每一塊紅磚綠瓦來為我們敘說六百年滄桑,六百年的文明,故宮不需要戲說,文化來自於傳承!

穿越線路簡介

TV遊:故宮揭秘親子之旅,去一般人看不見的故宮

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位於紫禁城南北軸線,通高37.95米,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朝順治四年(1647年)重修,清朝嘉慶六年(1801年)再修。

TV遊:故宮揭秘親子之旅,去一般人看不見的故宮

壽康宮,位於北京故宮內廷外西路,慈寧宮西側。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始建,至乾隆元年(1736年)建成,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光緒十六年(1890年)重修。2015年10月10日,“甄嬛”起居的後宮正式對公眾亮相。

TV遊:故宮揭秘親子之旅,去一般人看不見的故宮

清代冰窖分為官窖、府窖和民窖三種,紫禁城的這處冰窖是當時北京城內的四處官窖之一。故宮西路隆宗門外,四座冰窖南北方延續排列。史料顯示,故宮的冰窖建於清乾隆年間,為半地下拱券式窯洞式建築,窖底下沉地面以下約1.5米,可存冰5000餘塊。冰窖在改造前一直作為儲藏雜物的場地,如今終於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搖身一變成為頗具設計感的觀眾服務區。這裡的四壁及屋頂仍舊保留了古老的條石,古風十足,而其間又做了上下層的佈局,使整個空間錯落有致。在這裡用餐,有時空穿越之感。

TV遊:故宮揭秘親子之旅,去一般人看不見的故宮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中國古代宮殿建築之精華,東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位於北京紫禁城(故宮)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建成後屢遭焚燬,多次重建,今殿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後的形制。

TV遊:故宮揭秘親子之旅,去一般人看不見的故宮

我國的計時器有著悠久的歷史,清代以前一直以圭表、日晷、漏壺計時。明末清初歐洲機械鐘錶開始傳入我國,逐漸取代了傳統計時器。十八世紀,清代宮廷即大量使用機械鐘錶。這些鐘錶以英國產品居多,亦有法國、瑞士等其它西方國家的,還有我國自行製造的。西方國家的鐘表主要由粵海關監督從洋商手中購置,貢入皇宮。清代廣州、蘇州等地製造的鐘表精品,也被貢入內廷。清宮內設置的做鍾處亦奉旨製造鐘錶以供宮中之用。

TV遊:故宮揭秘親子之旅,去一般人看不見的故宮

故宮博物院堪稱中國最大的古代藝術品寶庫,其中收藏陶瓷類文物約35萬件,而且絕大部分屬於原清宮舊藏,可謂自成體系,流傳有緒。特別是經過幾代專家的研究鑑定,使其具備了較高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從中遴選出400多件精品,按時代發展順序予以展示,供觀眾朋友們鑑賞研究。

兩門兩館四殿,

冰窖餐廳首次開放

專家帶你細細品味故宮

時間 7月/15/21/28,每週六一場

地點 故宮博物院

活動介紹

專家講解6小時,皇宮獨家用餐,特殊線路尋覓,實物體驗欣賞。

金牌導遊帶你穿越六百年紫禁城,不走尋常路,量身打造,親子,娛樂,知識於一體,登城牆走在音樂的年輪上感受六百年宮城禁地的蒼桑。

報名電話:022-23606122

價格:548元/人 (費用含專家講解、故宮門票、故宮內午餐、天津到北京空調豪華大巴往返接送,兒童同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