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一大優點,西方列強讚譽有加,如今天天談卻很稀缺!

大家都知道,清朝是一個特殊的王朝,和唐宋元明等不一樣的是,清朝是小族臨大族,且是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所以網絡上對其爭論很大,說好說壞的都有。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清朝有一個大優點,讓西方列強都讚譽有加,甚至都可能感到汗顏。更為重要的是,這一優點如今天天談,但卻相當稀缺!只有兩個字,即:信用!

清朝有一大優點,西方列強讚譽有加,如今天天談卻很稀缺!

需要說明的是,這裡所說的清朝信用,是指清廷對西方的信用,而不是清廷對內部的信用!

從清廷對內部看,對鄭芝龍、劉澤清、孫可望等,過河拆橋行為,典型的是忘恩負義的不守信之舉。太平天國年間,對石達開等很多起義軍,也是採取誘騙,但最終卻食言將其殺死。因此,從這一點可以看到,清朝對內幾乎就沒有信用,從頭到尾都是如此!

從清廷對西方看,卻可謂大放異彩,讓友邦點贊,讓世界刮目。從康熙到溥儀,清廷和西方簽署的幾乎任何條約,無論賣不賣國,最終清廷都堅決執行,可謂信用值無限接近100%!

清朝有一大優點,西方列強讚譽有加,如今天天談卻很稀缺!

康熙年間,和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之後,儘管康熙在遠東佔據軍事優勢,但他還是非常有信用的放棄了無數土地。按專家說法稱之為,這是為了兩國和平!在此,筆者有一疑問,即:為了和平,為何偏偏是大清付出,而沙俄卻是收穫不付出呢?

1840年之後,《南京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等等,清廷都可謂120%的遵守。唯一不和諧的地方在於義和團,讓友邦驚詫了一下。但總體而言,清朝對西方的主流是講信用、守規矩、很聽話。

這裡要說明一件事,日俄戰爭中,沙俄雖然失敗,但面對日本獅子大開口,戰爭賠款要求時,卻堅決不肯支付一分錢,破壞了戰敗國要賠款的國際規矩。相反,甲午戰爭中,清廷卻講信用守規矩,積極遵守國際規則,心甘情願的向日本賠款無數!

清朝有一大優點,西方列強讚譽有加,如今天天談卻很稀缺!

當然,因為清朝的講信用,守規矩,所以為了不讓友邦驚詫,條約怎麼寫的,基本上都是照做。甚至於,條約沒有寫的,清廷也做的很好。最典型的有一句話,即:量中華之國力,結與國之歡心!

言而總之,從1840年開始,何曾見過清廷毀約、違約的?不誇張的說,當時的清廷,不拖欠一分錢,不違反一規定,即便直到1912年了,該還的款還在還。沒有一點“信用精神”,能做到這一點?

清朝有一大優點,西方列強讚譽有加,如今天天談卻很稀缺!

坦率的說,國與國之間,本質是利益,至於信用,那只是一個馬甲而已。近代發生的世界大事,有幾件講究信用精神了?日本偷襲珍珠港,德國對荷蘭、比利時等的宣戰,二戰英國對中國遠征軍的謊言等,無不透露了:在國家利益面前,信用就是一個玩笑!

所以,與其說清朝是講信用,不如說清朝是太愚蠢。當然,從今天社會來說,天天談要講信用,但現代卻是極度稀缺,不講信用的事蹟比比皆是,甚至大言不慚“我辛苦借來的錢,憑什麼要還”。因此,國家之間只談利益,私人之間需要信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