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草根皇帝,風霜刀劍嚴相逼

皇帝大概是有史以來地位最受威脅的職業,百鍊成鋼,為了握緊手中的權力,皇帝們大多都是不折不扣的陰謀家。那些皇帝當得穩健的,幾乎無不是善弄權術、智商高明、手段多樣之人,畢竟江湖險惡,你不殺人,別人就可能殺你。在這不斷的爾虞我詐中,許多皇帝,尤其是草根出身的3個皇帝都成了三十六計計計精通的老狐狸。

漢高祖劉邦

劉邦就是這麼一條老狐狸,當年和項羽爭天下,老父妻兒都被楚霸王抓去當人質。項羽通知劉邦要把劉父殺掉煮湯,對此,劉邦的反饋是,“好哇,到時候分我一碗!”這麼一個為了權力六親不認的人,打下江山後,豈能容忍任何人威脅到自己的地位。

「淘歷史」/三個草根皇帝,風霜刀劍嚴相逼

而且,他還有一個智力權術不在其下的老婆呂后,自己不便下手的,就由老婆出馬,比如,對付當年的功臣猛將、傳說中的“戰神”韓信。

韓信居功自傲,唆使一個大將謀反。劉邦親自出徵平叛,韓信在家中裝病,竟然連個樣子也不肯做做。前線還沒平叛結束,留守後方的呂后就“聽說”韓信在關中與叛將策應,便先發制人,準備除掉韓信。

大臣蕭何給呂后定計,詐稱前線傳來劉邦平叛勝利的消息,按照慣例,此時百官都要進宮朝賀。半信半疑的韓信剛一進宮,就被武士們捆了個結結實實。

由於韓信為劉家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劉邦曾給韓信“不死”的承諾:即見天不死,見地不死,見兵器不死!於是蕭何又獻計給呂后,用麻袋捆住韓信,拉到長樂宮的鐘室,把竹竿削尖了,一通亂刺把韓信扎死。

呂后是一個殘忍果敢、有決斷力的女人,即使劉邦不在,她也完全有能力憑一己之力解決韓信的問題。但是,她選擇了與蕭何共謀此計,對於呂后來說,利用蕭何既可以避免滋生其他禍端,更快更周密地解決掉韓信;又可以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提醒蕭何謹慎自己的行為,不可有半點兒謀逆之心。否則,不論軍功大小,一概處之。借力打力,敲山震虎,被呂后運用到了極致。

有了韓信的前車之鑑,蕭何一生都表現得十分“乖巧”,也因此得以善終。

媳婦呂后使的這一手,劉邦是個什麼態度呢?歷史上是這麼記載的:劉邦聽到韓信的死訊,很高興。

宋太祖趙匡胤

趙匡胤在窮困潦倒時投靠了自己的主子,後來又篡奪了主子的權力登上皇帝寶座,所以擔心自己手下的重臣之中難保不會冒出另一個“趙匡胤”,也來個“黃袍加身”。

於是,恐懼像條絞索纏繞在他心頭,折磨著他,他不甘心重蹈覆轍。於是,他找到親信趙普,虛心求教,消除動亂,使國家長治久安,究竟該採取什麼措施才好?

趙匡胤深思的問題,趙普當然不會沒想到過。他成竹於胸,果斷回答趙匡胤:“以前的動亂,都是由於唐朝遺留下來的弊病沒有消除,臣子權力太大,皇帝力量過弱。要改變這種局面,只有奪去他們的權柄,控制他們的錢糧,收回他們的精兵。”

聽到這裡,趙匡胤反應過來了。他沒讓趙普說完,馬上就說:“你不用再講了,我懂了。”

這以後,趙匡胤開始清理自己手下那幫擁有兵權的重臣,一一剝奪了他們的實權,只有石守信等,趙匡胤一開始念舊情,視他們為親信,沒有立即動手。

趙普看到商定的措施沒有徹底執行,於是多次勸趙匡胤撤換石守信等人。趙匡胤只是笑笑:“他們是我兄弟,絕對不會背叛我。”趙普急了,想了想,對趙匡胤說:“問題不在他們本人,他們能力有限,沒有駕馭天下的才能,萬一他們部下一擁而起,他們就身不由己了。”一席話說得趙匡胤眼前彷彿又出現自己兵變的情景,他暗暗思忖,趙普的話太有道理了,自己非動手不可,否則遺患無窮。

至於怎麼動手,趙匡胤和趙普思忖商量了很久。終於,在這年秋天的一個晚上,趙匡胤召石守信等一批“好兄弟”進宮歡宴。酒足飯飽,趙皇帝開始“口吐真言”,他憂心忡忡地說:“過去全靠著諸位出力,我才有了今天。不過,當個天子實在也難,還不如當初做節度使,那時候我逍遙自在極了,而今簡直沒有哪一晚是能睡個安穩覺的。”

石守信等人確實心無城府,聽到趙匡胤當了皇帝還吐苦水,覺得非常奇怪,問趙匡胤:“陛下已登皇帝寶座,還有什麼憂慮的呢?”宋太祖苦笑一聲:“我這個位置,誰不想坐呢!”石守信等人立刻說:“如今天命歸陛下,誰敢大膽搶奪?”宋太祖嘆了口氣,又說:“你們絕不會有什麼非分之想,這點我放心。但是,有朝一日你們的部下貪圖富貴,也把黃袍披到你們身上,那時候你們即使不想做什麼,恐怕也無法迴避啦!”

輕輕一席話,說得石守信等人冷汗直淌,連忙拜伏在地,哭泣著請求:“臣下實在愚蠢,想不到這一點,望陛下給我們指出一條生路,免得我們做十惡不赦的罪人。”

趙匡胤見時機已到,便勸起自己這批兄弟來:“兄弟們,人的一生可短暫了。人們追求富貴榮華,不過是要多攢點兒錢好讓自己安享晚年,讓子孫也過上好日子。如今,諸位已經達到了這個目的。我替大家打算,不如把兵權交出來,到地方上當個節度使,購些好田,建座大宅子,替子孫創立家業,自己買點兒歌妓舞女,天天飲酒作樂,不比現在更好嗎?你我過去是兄弟,今後我們再結成兒女親家,君臣之間再也不會生嫌隙,這樣做大家都安心,不比現在這樣更好嗎?”

石守信等人再笨,也不至於聽不出趙匡胤的真正意思,第二天,紛紛稱自己身患疾病,不宜再領兵出征,一個個乖乖地交出了兵權。宋太祖龍顏大悅,對他們大加恩賞,只留下石守信一個擔任禁軍中有職無權的官員,其餘的都派出京城當了節度使。

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杯酒釋兵權”的故事。趙匡胤不動聲色地完成了領導班子的大換血,沒有在青史上落下“誅殺功臣、背信棄義”的汙點。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出身草莽,沒有任何背景,空以徒手打下江山,勵精圖治,帝王模範。

然而,史家並不以此來買朱元璋的賬,他獲得的評價實在是低得很,因為他的肆意屠殺功臣給後世留下了陰影。

朱元璋是真正的“夠狠”,他是真正的斬草除根,將所有功臣良將一網打盡,其手段之狠,花樣之多,在歷代帝王中少有可比者。

斬草除根,以絕後患,朱元璋對他的一批忠臣元勳實行了滅種式的屠殺。在明初兩大謀反案“胡惟庸案”與“藍玉案”中,各路開國功臣被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和罪名牽連,幾乎被一網打盡,甚至株連九族。

這些故事告訴我們,草根皇帝,可以共患難,不能共富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