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老一輩科學家的叮囑:繼續努力,定要超過美國!那一天還遠嗎

對中國實施技術封鎖,是歐美等國慣用的伎倆,特別是在國之重器的製造上。


來自老一輩科學家的叮囑:繼續努力,定要超過美國!那一天還遠嗎

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在條件最為困苦的20世紀60年代,我們失去了外援,但是,在一批40歲出頭的年輕科學家的不懈奮鬥下,他們中有于敏、錢三強、王淦昌、鄧稼先、朱光亞、陳能寬、周光召、郭永懷、程開甲、彭桓武等“兩彈元勳”。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

來自老一輩科學家的叮囑:繼續努力,定要超過美國!那一天還遠嗎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被譽為“中國氫彈之父”的于敏,正是因為他的卓越貢獻,才為後來中國順利進入聯合國五常奠定了基礎。

來自老一輩科學家的叮囑:繼續努力,定要超過美國!那一天還遠嗎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

那時候民間流傳著“于敏構型”的故事,說五大擁核國家的氫彈理論模型只能分兩類,中國的和外國的。因為有了氫彈,我們中國人才算徹底站起來,挺直了民族的脊樑。

來自老一輩科學家的叮囑:繼續努力,定要超過美國!那一天還遠嗎

中國重返聯合國

而在這之前,有西方國家向中國提出一系列不平等條件,包括要求停止發展核武器,以確保中國不受封鎖,但在1967年氫彈爆炸成功後,中國明確回應拒絕談判,這才讓某大國不得不放下身段,甚至咬著牙前來握手。

來自老一輩科學家的叮囑:繼續努力,定要超過美國!那一天還遠嗎

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與周總理世紀性的握手

中國核事業奠基者之一的王淦昌在生命的最後兩年裡,仍不忘叮囑年輕一代繼續有為,發出了“繼續努力,一定要超過美國”的豪言。

來自老一輩科學家的叮囑:繼續努力,定要超過美國!那一天還遠嗎

晚年王淦昌科學家

最近,某大國的霸王條款被曝光,同樣的戲碼想再次上演,難道還當我們是1840年的清政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