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爸妈到底知道你在大城市做什么工作吗?

这个话题源自朋友的一次现身说法。他告诉我他每次从北京公司回家,都会跟父母讲很多工作的事,作为一名文案策划,包括他的岗位职责、每日对接的客户群体,基本都一五一十告诉了父母。

后来和父母上街碰到了父母同事,问起了他的工作。他爸张口说,做广告文字的。他欲言又止了好几次,还是放弃了。

可能在这个县城里边不存在除了事业单位行政机关以外的好单位,他这种虽然是在北京很有名的网络公司上班的,在父辈这里也只能归到做广告的了。

你爸妈到底知道你在大城市做什么工作吗?

可能知道,又不太知道。

你爸妈到底知道你在大城市做什么工作吗?

我的好哥们是信科专业,一只做网站前端的程序狗,他内蒙的父母一直说他是做游戏的。可能对父母而言,只有那些不务正业的游戏需要做什么程序,其他的谁用你来做。

一个文静的女生是平面设计的, 后来机缘巧合喜欢上了视觉传媒,所以走上了这个路子,她父母比较开明也接受的了新鲜的事物,支持她自己选择的路,逢人就说我家闺女是整天画画的,用电脑画我也不知道给谁画呢。

毕业季一个基友终于拿到了一家连锁大型便利店的北京总公司管培生的岗位,却迟迟不去。跟我说起原因,是刚入职前一两年需要在基层也就是各个便利店从事收银、店长等不同岗位,随后逐渐出任管理岗。

他爸妈一听孩子北漂是是去店里当收银员当下火了,让他回家给他想办法找关系进银行任职。

这其实是个时下大家耳濡目染却不曾重视理会的问题:年轻人择业不是简单地参照自己的专业和兴趣,还需要顾忌父母的感受。

大学生毕业,蜂拥着去考公务员考研究生考银行考教师从业,是因为这些职业在父母眼里,是铁饭碗,是稳定的代名词,是社会的中层以上岗位的代名词。

而在二三线城市,这些岗位有着比私企个人单位更好的薪酬福利,和令人羡慕的休假制度。随着更多家庭的经济条件越发富裕,把孩子送出国留学也成了一大热门选择。

你爸妈到底知道你在大城市做什么工作吗?

但是初衷并不太一样,极少数的父母是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专长,去国企行政单位或者国外寻找更广阔的发展机会,和自己热爱的人生模式。大多数家长还是想让成绩平平的孩子获得稳定的工作不会流离失所,或者镀金海外学历,用留学的机会来兑换未来的升值机会。

可是啊,有些擅长人际能于管理的孩子,源自父母从小待人接的教诲,他们去考公务员或者从事其他工作,都是谋定思动的选择,因为掌握的是对自己负责的方法,对自我认识提升的路径。这些不是大学毕业临门一脚能决定的事情。

有些明确自己未来发展轨迹和晋升路线的孩子,是从小被父母告知了这个社会的模式和阶层划分,而他们不论国内国外求学,都会敏感地关注时事动态和世界经济发展状况。

你爸妈到底知道你在大城市做什么工作吗?

我们觉得有钱人家的孩子是玩着高级的玩具吃着高级的大餐过着一般小孩过不到的奢侈生活,其实还有普通人想都想不到的理财投资、审美发展各个方面等等。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不是因为人的基因迥异,而是在认知和思想层面,人与人分化的实在是太大了

所以你看,同样的岗位同样的开销,同样的国度同样的助力,只不过因为不同的父母和不同的孩子,最后产生的是截然不同的结果。

这和我们今天谈论的话题有什么联系吗?

无意讨论家教更不是谴责城市发展下不同地域人的思想观念,只是想告诉年轻人,突破自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深层次讲你还需要戳破父母观念、固有社会形态、生活现状下的自己

这件事难在你能不能深刻地自省,了解自我需求,明白自己的方向。

你爸妈到底知道你在大城市做什么工作吗?

如果你自己不那么坚定和渴望打破你父母辈的社会阶层,那么不妨按照或是参考他们的路径去规划自己未来生活,看得到头也好,看不到希望也好,起码是对迷茫的你最舒服的选择。

如果你立志要在这个贫富差距日趋悬殊的时代不做垫脚石,迫切想要争取父辈一生都未能创造的财富和快乐,那真的,读很多书见很多人犯很多错流很多泪走很多弯路,都是必须承受的,没有简单地舒服的成功。

不破不立,你必须先要在思想上成长起来,才可能有一些资格摆脱你习惯的日常生活

可是一定记住一句话:你过得好不好,都和你的父母没有必然关系。应该感谢父母赐予你这样的生命,懦弱也好刚强也好,成功或者失败都好,我们就是自己在活每一天。

今天的夕阳又快下山了。大城市小城镇农村里的人们,都该回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