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和劉備的差距,同樣面對一個罵人者,劉備放之劉禪殺之!

翻開中國5000年曆史,就會發現一個有趣之處,即:亂世出人才!最為典型的四個人才噴湧的亂世,春秋戰國亂世、秦末亂世、三國亂世、隋末亂世!

在三國亂世中,人才井噴而出,袁紹、曹操、劉備、郭嘉、孫權、諸葛亮、周瑜......所謂“既生瑜,何生亮”,如果這些人單獨在某一個時代,或許都能成為“時代之子”!但不幸的是,他們都生活在了同一時代!

其中,這一時期的三個主角,曹操、劉備、孫權都有一個特點,即:度量大,擅長“以德服人”!所以,本人所講述的這個人,即便罵了劉備,卻依然安然無恙,甚至劉備不僅沒有殺他,還依然讓他做官!

劉禪和劉備的差距,同樣面對一個罵人者,劉備放之劉禪殺之!

214年,劉璋投降,劉備佔領了益州(即今天四川)。這時候,劉備聲勢正隆,益州派系的官員幾乎都前來祝賀。然而,有一個人卻很不知趣,公開責罵劉備不該取劉璋而代之!

大家都知道,劉璋熱情的邀請劉備入川,主要是受到手下人張松、法正等忽悠,言稱只有劉備才能對付張魯,幫劉璋解決危機。結果,劉備到來之後,卻鳩佔鵲巢,直接攻打劉璋,這不免讓人有些鄙視!

於是,益州廣漢郡的土著官員李藐就很不爽,認為劉備不夠道義。讓人佩服的是,對於李藐的行為,劉備卻輕輕放過,沒有對李藐做什麼處罰,死罪沒有,活受罪也沒有!

當然,對於這一件事,有專家分析認為:劉備初入益州,正需要安定人心之際,所以不願得罪益州豪強,於是才沒有處理李藐!但不管如何,在這件事上,劉備肚量還是很大,畢竟沒有任何處罰,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劉禪和劉備的差距,同樣面對一個罵人者,劉備放之劉禪殺之!

然而,李藐就猶如公雞中的戰鬥機,看到不爽的就放炮,猶如1800多年前的“大炮”。劉備死後,他的炮口對準了諸葛亮!讓人沒想到的是,惹了劉備沒事,但惹了諸葛亮,卻丟了小命!

第一,227年底,諸葛亮上書劉禪,準備繼承先主遺志,出兵北伐,一統中原。然而,在此關頭,李藐卻大聲反對(注意不是大罵),理由不外呼兩個:(1)蜀國長年戰爭,需要休養生息,(2)國雖大,好戰必亡!對於這一點,貌似說的還很有道理,所以諸葛亮也沒辦法反駁,只能不作理會,228年春開始第一次北伐!

第二,238年秋,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中,病死於五丈原。諸葛亮病死消息傳來,舉國悲痛!然而,此時李藐卻又來事了:他上奏劉禪,大罵諸葛亮,(1)窮兵黷武,導致蜀國衰弱不堪,(2)連年戰爭民不聊生!因此,他得出一個結論,諸葛亮死了,蜀國應該大肆慶祝少了一個“戰爭狂魔”!於是,劉禪大怒,立即就將李藐處死了!

劉禪和劉備的差距,同樣面對一個罵人者,劉備放之劉禪殺之!

從劉備到劉禪,面對同樣一個人的態度,可以看出兩個人能力的差距。假設一下,如果劉備處於劉禪的位置,面對李藐的行為,劉備會直接殺了他嗎?估計可能性不大,最多給予一些處罰。其實,李貌雖然毒舌,但一個正常的國家,卻需要這樣的“賤嘴”,如果大家都像清朝那樣說好話拍馬屁,那中國就真又要落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