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给孩子培养这6种习惯,比补课强100倍!

每次放暑假,没了学校和老师的约束,孩子就开始称王称霸——要么在电脑电视前一玩一整天,要么在外玩耍到天黑才回家,又或者上辅导班不专心听讲,坐在书桌前却心猿意马……

其实孩子的这些表现归根结底就是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

其实,暑假就应该是孩子适当放松,提高综合能力的时候,与其费尽心思给孩子报各种暑假提高班,倒不如用心给孩子培养好这6个习惯,提高孩子的自控力,让孩子管好自己,为孩子接下来的学习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1.制定适当的规则

低龄的孩子还不能判断和评价自己行为的适宜度,这时,家长就要制定一些必要的“规矩”了。父母可根据孩子的自身的情况制定一些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家规等行为准则,并利用学校的规定,作为对孩子行为的约束。

家长需要注意,这种行为准则不能过度或过于详细,否则会损害孩子的独立性。孩子过于“听话”,不利于他的成长,这样的孩子往往缺乏创造性和开拓性。父母只要抓住主要问题就可以了,待孩子慢慢长大后,再注重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教育。

2.奖励孩子已形成的自制力

家长的奖励是孩子坚持的动力。

精神上,家长可以多赞赏孩子,“你真的长大了,坚持下去,一定会成功的!”物质上,家长要注意奖励不要过于频繁,不能说“你今天要是能学习一个小时我就给你买件新衣服!”这样会使孩子的自制力带有表演性质,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暑假,给孩子培养这6种习惯,比补课强100倍!

3.培养好的运动习惯

运动能够带给一个人克服困难的勇气,竞技体育能够让人有自信和挑战意识。豆妈朋友家的孩子即便在初三和高三阶段,都能够坚持每天打一小时篮球。

打篮球使得他的睡眠特别好,第二天上课注意力非常集中。他班上一些同学会夜里看网络小说,白天上课打瞌睡。但朋友的儿子从来不看,因为每天打一小时篮球很累,按时睡觉是刚需,一挨枕头就睡着了。

一些学生因为运动不足晚上可能睡不着,熬夜看其他东西,使得第二天精神不好,导致恶性循环。

4.培养好的生活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比较小的孩子,首先要从养成一个好习惯开始。比如睡觉是否准时。学龄前的孩子大概八点半,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定在九点,中学大概是十点十点半左右。

再比如孩子的吃饭时间。我会告诉他要在半个小时之内吃完,如果超时了他这一天就不能吃任何零食,也不允许看动画片。

此外,还要培养孩子整理物品的习惯。从整理书包开始,到整理书桌,再到整理自己的衣柜和房间,慢慢的对孩子有要求,养成能保管好自己的东西、做事有效率的习惯。

暑假,给孩子培养这6种习惯,比补课强100倍!

5.营造好的学习环境

家长可以把家中所有可能造成诱惑的东西收起来,或者干脆换个环境。如果舒适的家不是最适合学习的场所,可以让孩子去图书馆学习或者几个同学商量一起学习,在良好的学习环境里,孩子的自控力也能不自觉地得到提高。

另外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当孩子在学习时,家长也可以在边上学习,而不是上网、看手机等等给孩子负面的影响。生活中也要做孩子的榜样。

6.允许孩子犯一些小错误

孩子自控力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孩子缺乏自控力的时候,如:打坏东西、提一些过分要求等,父母应当宽容一些,粗暴行为只会让孩子产生反抗情绪。

父母也要学会正确批评孩子,首先注意的是事情发生后要立即处理,不要拖;第二个是具体指出他做错了什么,告诉他可能带来的后果以及带给父母的感受;第三点,批评孩子对事不对人,不否定孩子的人格。最后特别要注意一点是,批评完了就结束了,以后不要翻旧账。

父母对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当孩子的行为变成一种习惯时,自控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暑假,给孩子培养这6种习惯,比补课强100倍!

其实,这些教导孩子的理论知识都不难,难的是需要家长长期的坚持。只要家长每天引导孩子一点,就可以让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