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給孩子培養這6種習慣,比補課強100倍!

每次放暑假,沒了學校和老師的約束,孩子就開始稱王稱霸——要麼在電腦電視前一玩一整天,要麼在外玩耍到天黑才回家,又或者上輔導班不專心聽講,坐在書桌前卻心猿意馬……

其實孩子的這些表現歸根結底就是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

其實,暑假就應該是孩子適當放鬆,提高綜合能力的時候,與其費盡心思給孩子報各種暑假提高班,倒不如用心給孩子培養好這6個習慣,提高孩子的自控力,讓孩子管好自己,為孩子接下來的學習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礎。

1.制定適當的規則

低齡的孩子還不能判斷和評價自己行為的適宜度,這時,家長就要制定一些必要的“規矩”了。父母可根據孩子的自身的情況制定一些衛生習慣、勞動習慣、家規等行為準則,並利用學校的規定,作為對孩子行為的約束。

家長需要注意,這種行為準則不能過度或過於詳細,否則會損害孩子的獨立性。孩子過於“聽話”,不利於他的成長,這樣的孩子往往缺乏創造性和開拓性。父母只要抓住主要問題就可以了,待孩子慢慢長大後,再注重社會道德規範和社會責任等方面的教育。

2.獎勵孩子已形成的自制力

家長的獎勵是孩子堅持的動力。

精神上,家長可以多讚賞孩子,“你真的長大了,堅持下去,一定會成功的!”物質上,家長要注意獎勵不要過於頻繁,不能說“你今天要是能學習一個小時我就給你買件新衣服!”這樣會使孩子的自制力帶有表演性質,不利於孩子的發展。

暑假,給孩子培養這6種習慣,比補課強100倍!

3.培養好的運動習慣

運動能夠帶給一個人克服困難的勇氣,競技體育能夠讓人有自信和挑戰意識。豆媽朋友家的孩子即便在初三和高三階段,都能夠堅持每天打一小時籃球。

打籃球使得他的睡眠特別好,第二天上課注意力非常集中。他班上一些同學會夜裡看網絡小說,白天上課打瞌睡。但朋友的兒子從來不看,因為每天打一小時籃球很累,按時睡覺是剛需,一挨枕頭就睡著了。

一些學生因為運動不足晚上可能睡不著,熬夜看其他東西,使得第二天精神不好,導致惡性循環。

4.培養好的生活習慣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於比較小的孩子,首先要從養成一個好習慣開始。比如睡覺是否準時。學齡前的孩子大概八點半,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定在九點,中學大概是十點十點半左右。

再比如孩子的吃飯時間。我會告訴他要在半個小時之內吃完,如果超時了他這一天就不能吃任何零食,也不允許看動畫片。

此外,還要培養孩子整理物品的習慣。從整理書包開始,到整理書桌,再到整理自己的衣櫃和房間,慢慢的對孩子有要求,養成能保管好自己的東西、做事有效率的習慣。

暑假,給孩子培養這6種習慣,比補課強100倍!

5.營造好的學習環境

家長可以把家中所有可能造成誘惑的東西收起來,或者乾脆換個環境。如果舒適的家不是最適合學習的場所,可以讓孩子去圖書館學習或者幾個同學商量一起學習,在良好的學習環境裡,孩子的自控力也能不自覺地得到提高。

另外家長也要以身作則,當孩子在學習時,家長也可以在邊上學習,而不是上網、看手機等等給孩子負面的影響。生活中也要做孩子的榜樣。

6.允許孩子犯一些小錯誤

孩子自控力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當孩子缺乏自控力的時候,如:打壞東西、提一些過分要求等,父母應當寬容一些,粗暴行為只會讓孩子產生反抗情緒。

父母也要學會正確批評孩子,首先注意的是事情發生後要立即處理,不要拖;第二個是具體指出他做錯了什麼,告訴他可能帶來的後果以及帶給父母的感受;第三點,批評孩子對事不對人,不否定孩子的人格。最後特別要注意一點是,批評完了就結束了,以後不要翻舊賬。

父母對孩子要有足夠的耐心,當孩子的行為變成一種習慣時,自控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暑假,給孩子培養這6種習慣,比補課強100倍!

其實,這些教導孩子的理論知識都不難,難的是需要家長長期的堅持。只要家長每天引導孩子一點,就可以讓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