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帶你+5分】九品中正制的來歷,你真的知道嗎?

本週起,【名師帶你+5分】露面咯!

我們的運營童鞋每週將會在穿楊同學 App公佈一道問題,並留給大家一週的提問 & 作答的時間,童鞋們可以留下出自己的答案,也可以針對所出的題目,提出相關的疑問。

在一週後,我們將會首先在穿楊同學 App中,公佈正確答案,並挑選下大家所提出的疑問,選出代表性的疑問做解答喲!(這可是難得的互動機會呢!)

偶們將會與童鞋們一起,由一道題入手,學到更多的知識點。

問題來咯

自曹魏以後,兩漢察舉制漸被九品中正制所取代,在薦舉職官時由政府官員與民間人士共同評定,後期遭到門閥世族控制。據此可知,九品中正制( )

A.建立在井田制基礎之上

B.不能簡單定性為消極制度

C.具有鮮明地隨意性特徵

D.衝破了傳統世襲職官藩籬

答案 & 解析

答案:B

解析

:九品中正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重要選官制度,在薦舉職官時由政府官員與民間人士共同評定,較察舉制少了一點隨意性,這是一種歷史進步,因此我們不能簡單把它定性為消極制度,B項正確。

建立在井田制基礎之上的是分封制,九品中正制後期方才遭到門閥世族控制,A、D項兩項錯誤;

從薦舉職官“由政府官員與民間人士共同評定”分析說明九品中正制前期選拔人才較為嚴格,C項錯誤。

知識拓展

Q:九品中正制的來歷?

曹魏時期,察舉制已經崩壞,官員的選拔被門閥和世族操縱,再加上土地私有制的發展,誕生了一批中小地主階級和知識分子,他們做官的慾望與門閥和氏族產生了矛盾。

針對這種時弊,吏部尚書陳群向魏文帝曹丕建議推行“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

什麼是九品中正制?

1、“九品”

此“九品”非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九品芝麻官。“九品”是根據人才的優劣分為九等,分別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2、“中正”

上面說了要把人才劃分為九等,那由誰來劃分呢?就是“中正”。“中正”是品評人才的的官職名稱。由各州郡分別推選大、小中正各一人,所推舉大中正必為在中央任職官員且德名俱高者,大中正再產生小中正。小中正按人才優劣定品第高下,上報大中正;大中正再上報司徒;司徒審核後再交由吏部尚書選用。

評價:九品中正制上承察舉制,下啟科舉制,在古代中國政治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作為一種選官制度,它在前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後期被門閥世族控制,它的本質是察舉制的一種延續和發展,是察舉制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