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饃上學往事

背饃上學往事連日來的綿綿秋雨使村上的農人們閒了下來。婦女們聚集在一起操起了手中的針線兒,嘴上拉起了家長裡短。男人們則三五成群的玩起了撲克牌。窗外的雨時大時小,院子裡、田野間到處都是溼漉漉的一片。

這場秋雨彷彿是專門犒賞農人的,讓他們疲憊的身心可以獲得短暫的愉悅和放鬆。 背饃上學往事圖:小學的蛋奶工程

在閒逛的人群中,我發現了三叔家小女兒苗苗,苗苗今年14歲了,長得秀氣可愛,她在離家3裡地外的鎮中心小學唸書,苗苗說起話來伶牙俐齒特招人喜歡。旁邊一個60歲的鄰家奶奶拉起苗苗白皙而肉嘟嘟的手親切的問:“你念幾年級,路這麼遠,背不背饃?”苗苗遲疑的答到:"奶奶,我上五年級,背饃?現在都什麼年代了,還背饃……"奶奶又問道:″不背饃你早上吃啥?"苗苗得意的回應:“我們現在有‘早餐營養工程’,學校每天給我們免費發放牛奶、雞蛋還有饃片等。"奶奶聽後羨慕地說:“看來奶奶真的老了,你們趕上了好年代,你伯伯和你叔叔他們可就和你比不了嘍!”

聽著她們祖、孫二人的愜意對話,我不由地想起了父親曾經無數次說起自己背饃求學的艱苦往事。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的時候正值“文革十年浩劫”剛結束不久,國家恢復了教育考試製度。父親由於學習刻苦,所以,考上了當時縣城裡的唯一一所高中。上學的地方離家大概有二、三十里路,父親每週末回家背一次饃,每次背的饃要足夠吃一週的時間。單就“背饃上學”一詞,對現在許多青年人來說他們肯定不理解是什麼意思。那時候,國家物資極度匱乏,農民被捆綁在生產隊的土地上,手頭沒有什麼錢,農村孩子上學離家遠,近的幾里路,遠的幾十裡甚至更遠,不能回家吃飯,只能揹著家裡蒸的或烙的饃去上學。

背饃上學往事 圖:上圖為學生當時宿舍下圖為土坯房教室

父親說:當時的學生宿舍是在幾孔破舊的窯洞裡,教室相對宿舍而言要好一點,幾間土坯的瓦房。學生睡的是盤的土坑,一個長方形的大土坑,學生們一個挨著一個,鋪著自己的被褥。每個人頭朝外,腳朝牆。頭朝外的這面牆的高處整整齊齊的掛滿了各式各色的背饃袋子。有的背饃袋子是用麻袋縫成的;有的是用舊衣物改造的;還有的是直接用一塊布包起來的。當時,掛饃的不是我們現在所用的鋼釘子,而是找一根短木棒將一頭削尖,再拿起一塊石頭,使勁的將木棒砸進牆壁裡,把饃掛上。將饃高高掛起,有兩個好處:一是有利於通風可以保持饃的乾燥,延緩發黴,二是防止老鼠偷啃。

背饃上學往事圖:高粱面饃饃

農村有一句俗話:"穿衣吃飯亮家底。"從每個學生背來的饃就能判斷出他們的家境好壞。那時,縣城學生的經濟狀況比各原上的要好些,縣城同學背來的饃都是麥面饃稍白些,原上的同學背來的饃可以用″歐洲、亞洲,非洲人的膚色”來形容。歐洲的就是用麥面做的饃但這樣的同學是極個別的;亞洲的就是用少量的黃麥面和玉米麵蒸的;非洲的就是用高粱面做的。這讓我不禁想起了作家路遙寫的《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平上高中吃飯時的場景。背饃上學往事 圖:玉米麵饃饃

父親說他們一天兩頓飯都是幹饃。當然,學校也開灶,灶上有賣三分錢,四分錢,八分錢價格不等的菜。三分錢的菜一般就是:水煎蘿蔔片裡點綴些幹辣角絲,菜湯裡漂著幾點兒屈指可數的油星子,四分錢的菜是:土豆和白菜混炒一起,八分錢的菜是:粉條、土豆和星星點點的肉絲。除此之外,還有六分錢一碗的湯水面,但很少有人去買四分錢,八分錢的菜和六分錢的湯麵。偶爾有,那也只是一些家境還算殷實的高幹子弟。買三分錢的菜也是大家把錢湊在一起,偶爾,改善一下伙食。班裡有捨不得花錢吃的同學,每頓飯前就拿著碗早早的排好隊,去接一碗熱開水端回來,把幹饃使勁掰碎放在白開水裡泡會兒,再往裡撒一點從自家帶的鹽巴。有同學形象的說:″開水煮幹饃。"背饃上學往事圖:當時學校飯堂的高級菜

背到學校裡的饃特別到了夏、冬兩季是最難存放和食用的。夏季,氣溫高,饃放不了多久就會黴變。有時饃上長的綠毛足有2釐米長,同學們就找來幾張舊報紙鋪開放在磚壘的乒乓球檯上,把長綠毛的部分用手摳掉再把饃掰開放在上邊直至曬乾。冬季的時候,天氣寒冷,饃凍的堅如磐石任憑你使盡渾身力氣有時也掰不開。記得父親說到此,還給我講了一個小插曲:他們班有個同學的鍋盔饃被凍的如石頭似的,他氣急敗壞地用手使勁沒掰開,便用牙咬,誰曾想饃硬一滑,鍋盔饃的稜角把嘴給戳破了,當時傷口還流出了鮮血。有同學事後調侃說:“饃傷”。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背饃上學往事圖:饃久放之後黴變了

到了我們這一代,我和姐姐也曾繼承過父親背饃上學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但是,我們生活的並沒有像父親上學時那麼異常的艱苦。

背饃上學往事圖:小時候受學生黨歡迎的方便麵

記得小時候,在村子裡讀小學時,每天早上書包裡總要拿些饃。因為,農村的生活條件和上學條件沒法跟城市裡相提並論。城市的學校一出校門就有各式各樣的小吃攤,而農村的則只有小百貨商店。背饃上學往事 圖:最解饞的小吃牛板筋

早上晨讀課後,班裡的同學們就會把帶的饃嘩嘩的從書包裡拿出來,三個一堆,五個一群的圍坐在一起邊諞閒傳邊開吃。此時,要是有那個同學把在家和好的調料包拿出往桌上一攤並讓大家蘸著吃。那就是再好不過的吃饃佐料了。現在,每每回想起當年那個吃饃的場景時感覺回味無窮。其實,所謂的調料包不過是大家仿照方便麵裡的調料包用自家的:幹辣椒粉、鹽、味精、椒葉粉等配製而成。偶爾,父母也會給上一兩塊零錢,我們就不用拿饃了,去商店買一袋當時普遍受學生黨歡迎的:“熊毅武”或“六丁目”的方便麵再配上一包“牛板筋”和一袋汽水那絕對是世間最美味的早餐了。背饃上學往事圖:農民送子女上大學

背饃上學是父輩們所生活的那個時代的產物,是一道農民子女為掙脫土地對人的束縛,艱苦樸素,勵志求學改變命運的壯麗人文風景線。儘管那個時代每個人都有一段背饃上學的辛酸故事。但那時背饃上學的學子們卻並沒有妄自菲薄,更沒有被眼前艱難困苦的生活所壓垮。反而,這種經歷磨鍊出了他們堅韌不拔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勞,踏實肯幹的創業精神。背饃上學往事圖:一代又一代的農民子女依舊走進象牙塔通過知識改變命運

如今,在農村一代又一代的農民子女依舊上演著勵志求學改變命運的故事。我很榮幸也是這一群體中的一員,今天的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社會資源如此豐富的時代,我們再也不需要像父輩們那樣背饃上學,過那種艱苦樸素的生活。但是,在我們的身上卻極度缺乏父輩們背饃求學的那種吃苦耐勞,不折不撓的精神。記得,法國大文豪家巴爾扎克曾經說過:“苦難是人生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只有歷經苦難的磨鍊才能真正的成長起來。所以,我們要努力發揚、繼承父輩們背饃求學的精神並使這種精神在我們的身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作者簡介:孫安強,男,漢族,在讀大三學生。 人生格言:生活,你給我壓力,我還你奇蹟!背饃上學往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