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間,老北京一下雨滿街都是爛泥塘

北京市氣象臺2018年7月11日9時發佈暴雨藍色預警信號,預計今天白天到夜間本市大部分地區將有大雨到暴雨。今天您要是沒什麼事兒就踏踏實實在屋裡待著吧!看看“舊京圖說”,我們帶您穿越老北京看看“海”。

都說北京缺水,其實翻開《北京志·氣象志》會發現,北京發大水絕對不是什麼新鮮事。據原北京市地方誌辦主任譚烈飛老師著的《北京歷史上的水災》記載:清朝268年中,共129年發生水災。民國一共39年,水災年有19個。平均大概兩年就要發一次水。

早年間,老北京一下雨滿街都是爛泥塘

我可以負責任地說這不是一條河。這是清末,雨後的北京街道。清末,北京街道還是土路。有句話說,“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從這張照片看,不單是兩腳泥的問題,是一條河。

早年間,老北京一下雨滿街都是爛泥塘

北京市民是多麼淡定,大水漫膝,仍悠哉悠哉,做買賣的小販還在堅持工作。

早年間,老北京一下雨滿街都是爛泥塘

這時候就可以看出來,馬比汽車天然有優勢,車一進水就熄火,馬只要不沒脖子,仍可涉水前行。

早年間,老北京一下雨滿街都是爛泥塘

沒想到馬車也是水陸兩用的。

早年間,老北京一下雨滿街都是爛泥塘

四合院裡也成了爛泥塘。好了,看了這些照片,再也別跟我提明朝的排水系統了,也別提故宮裡不積水了。那是給皇帝做的工程,跟咱們老百姓有一毛錢關係嗎?

那麼,北京為什麼這麼愛發大水呢?有人給總結了5條:

第一,北京地處華北平原,周邊土地多被開墾,溼地被侵佔,原有湖泊也多用來灌溉。據說,歷史上海淀是一片巨大的湖泊,現在成了高新科技產業園了。元代三海面積是今天的3倍,內外城的護城河就更別說了,如今大都成了暗河了。蓄水能力大大下降,一下雨存不住水,只好往外跑。

早年間,老北京一下雨滿街都是爛泥塘

東便門外通惠河邊。

早年間,老北京一下雨滿街都是爛泥塘

永定門外護城河。

早年間,老北京一下雨滿街都是爛泥塘

西山玉泉山附近的水田。

第二,據說跟引進玉米有關。玉米原產於美洲,明代傳入中國。由於玉米特別適合山地種植,產量大,所以非常受到中國農民歡迎。清乾隆年間,中國已經有20個省在種玉米了。不過,玉米吸水量大,大大地破壞了原有植被,加劇了水土流失,增加了水災的破壞力。

第三,城市排水設施不發達。等等,咱不是一下雨就提明代600年的排水系統嗎?怎麼說排水系統不發達呢?明代初建北京城的時候,排水系統雖然搞得很好,可是清代缺乏管理,清代中期許多地段被私人佔有,在御溝上建房居住,許多地段出現嚴重淤積。由於沒有相關經費,也無人問津。所以才會出現照片上的一幕,一下雨北京就成了一個爛泥塘。

早年間,老北京一下雨滿街都是爛泥塘

鐘樓前一下雨成了大水坑。

早年間,老北京一下雨滿街都是爛泥塘

20世紀初舉行的北京——巴黎汽車拉力賽,汽車敗給了北京爛泥塘。

早年間,老北京一下雨滿街都是爛泥塘

下雨天,還是騎驢更方便。

早年間,老北京一下雨滿街都是爛泥塘

那年月,汽車需要馬、驢護駕。

早年間,老北京一下雨滿街都是爛泥塘

民國初年,內務總長朱啟鈐對北京做了一次大規模的市政建設,主要街道鋪設瀝青馬路,種上了行道樹。外國遊客朱莉特·佈雷登在遊覽北京後感嘆道:“淪陷前(即義和團運動前)崎嶇不平、未加鋪設的街道上擠滿了驢子、騾車和駱駝隊,而今日平坦的通衢大道代替了往昔的一切。”不過北京城內為數眾多的小衚衕,還是土路,一下雨就成了爛泥塘。這張照片是由美國社會學家甘博於1917年拍攝的,遂安伯衚衕雨後爛泥塘。請腦補洋車伕的感受。

早年間,老北京一下雨滿街都是爛泥塘

下雨天不忘打壺小酒喝,北京人瀟灑吧!

第四,城市規劃不足,居住者公德意識薄弱。以龍鬚溝為例,原“金魚池”一帶,本是金代皇家園囿。清末民初,大量移民居住在此,從事皮革生意,有鞣製皮革作坊200多家,他們肆意往溝中排汙,導致從天橋十字路口向東一公里多,成為奇臭無比的“龍鬚溝”。一遇暴雨,災情難以收拾。先農壇附近的香廠地區也是如此,這裡不但不香而且臭氣熏天。以前是個大水泡子,周圍居民大多從事皮毛、漂染生意。每到夏天蚊蠅成堆,臭不可聞。直到民初,朱啟鈐在香廠規劃新市區,情況才得到改觀。  

第五,城市基礎設施差,城市中溝壑較多,比如二龍路,原是“二龍坑”,乃元朝金水河故道,一直沒有填平,清朝司法機關都在附近,一下雨便會遭災。震鈞在《天咫偶聞》稱,一旦下雨,則大門以內水沒過車廂,各司只好用木床搭成路,俗稱“水淹三法司”。

早年間,老北京一下雨滿街都是爛泥塘

1880年代的崇文門大街,即使在晴天街上的車轍也非常觸目驚心。

早年間,老北京一下雨滿街都是爛泥塘

1870年代,騾馬市大街被大車軋出兩溜兒深深的車轍。 托馬斯·查爾德攝

清代,北京的道路都是黃土鋪成的,天一下雨,黃土變成泥漿。人走車軋,天長日久許多主要幹道中央都有幾道大車轍。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抱怨,“坐馬車是一件危險的事”,因為水坑和垃圾坑幾乎佔了路面的一半,而車伕只能憑經驗躲開這些凹陷。由於路面鬆散,行人車馬經過總會揚起許多塵沙,正所謂“無風三尺土,有雨半街泥”。冬天,人們燒煤取暖,煤灰傾倒在街上,西北風一刮,灰土滿天。皇帝每次出行都要黃土墊道,因此北京許多街道比兩邊民房地勢高出許多。

清末北京的排水系統幾乎失靈,雖然官府照慣例每年春天都要疏浚排水道,但在政局動盪、財政入不敷出的年代,這些溝渠早已經形同虛設。那時候各家房前都有髒水坑,雨後積水狀況就更加嚴重了。據說,人力車伕最怕雨天拉活兒,不但泥漿會使車子變重,滿地積水還會浸壞他們的鞋。積水最嚴重的時候,不要說人力車,騾馬也難以前行。

早年間,老北京一下雨滿街都是爛泥塘

1901年崇文門大街上的大水坑,這才叫下雨來北京看海。

早年間,老北京一下雨滿街都是爛泥塘

清末北京排水設施形同虛設,天一下雨,黃土變成泥漿。東四牌樓一輛馬車陷入泥潭中。

直到1900年以後,清政府才開始有了市政建設的概念。官府開始為部分路面鋪設碎石,但大多數道路仍然裸露在外。民國初年,北京大街上開始出現汽車,飛馳的汽車加劇了揚塵。當時一名記者諷刺道:“街上若不過汽車,也顯不出塵沙的威力,地上若沒有沙塵,也顯不出汽車威風,二者可算‘相得益彰’了。”直到1949年,北京城區只有前門大街、東交民巷、西交民巷等十幾條低級瀝青路,其他街道,尤其是衚衕裡仍是塵土飛揚。

早年間,老北京一下雨滿街都是爛泥塘

1890年代,鼓樓前車水馬龍,地不是一般的爛。

早年間,老北京一下雨滿街都是爛泥塘

1900年代,在鼓樓上層修復圍欄的工匠眺望鼓樓東大街,當時北京主要幹道都這樣崎嶇不平。

早年間,老北京一下雨滿街都是爛泥塘

1901年北京街頭,路當間兒的廣告牌子上用英文寫著“汽水”。

早年間,老北京一下雨滿街都是爛泥塘

1920年前後,“無風三尺土”的真實寫照。

早年間,老北京一下雨滿街都是爛泥塘

1918年11月,北京警校學生為慶祝一戰勝利遊行。民國初年朱啟鈐對北京市政進行過一次大改造,當時一些路面鋪設了瀝青

早年間,老北京一下雨滿街都是爛泥塘

1930年代,北京東四牌樓下一輛壓路車在修整路面。 愛倫·凱特林攝

資料來源 | 《北京志·氣象志》 圖 | 陶然野佬、美國杜克大學圖書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