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间,老北京一下雨满街都是烂泥塘

北京市气象台2018年7月11日9时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白天到夜间本市大部分地区将有大雨到暴雨。今天您要是没什么事儿就踏踏实实在屋里呆着吧!看看“旧京图说”,我们带您穿越老北京看看“海”。

都说北京缺水,其实翻开《北京志·气象志》会发现,北京发大水绝对不是什么新鲜事。据原北京市地方志办主任谭烈飞老师著的《北京历史上的水灾》记载:清朝268年中,共129年发生水灾。民国一共39年,水灾年有19个。平均大概两年就要发一次水。

早年间,老北京一下雨满街都是烂泥塘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不是一条河。这是清末,雨后的北京街道。清末,北京街道还是土路。有句话说,“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从这张照片看,不单是两脚泥的问题,是一条河。

早年间,老北京一下雨满街都是烂泥塘

北京市民是多么淡定,大水漫膝,仍悠哉悠哉,做买卖的小贩还在坚持工作。

早年间,老北京一下雨满街都是烂泥塘

这时候就可以看出来,马比汽车天然有优势,车一进水就熄火,马只要不没脖子,仍可涉水前行。

早年间,老北京一下雨满街都是烂泥塘

没想到马车也是水陆两用的。

早年间,老北京一下雨满街都是烂泥塘

四合院里也成了烂泥塘。好了,看了这些照片,再也别跟我提明朝的排水系统了,也别提故宫里不积水了。那是给皇帝做的工程,跟咱们老百姓有一毛钱关系吗?

那么,北京为什么这么爱发大水呢?有人给总结了5条:

第一,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周边土地多被开垦,湿地被侵占,原有湖泊也多用来灌溉。据说,历史上海淀是一片巨大的湖泊,现在成了高新科技产业园了。元代三海面积是今天的3倍,内外城的护城河就更别说了,如今大都成了暗河了。蓄水能力大大下降,一下雨存不住水,只好往外跑。

早年间,老北京一下雨满街都是烂泥塘

东便门外通惠河边。

早年间,老北京一下雨满街都是烂泥塘

永定门外护城河。

早年间,老北京一下雨满街都是烂泥塘

西山玉泉山附近的水田。

第二,据说跟引进玉米有关。玉米原产于美洲,明代传入中国。由于玉米特别适合山地种植,产量大,所以非常受到中国农民欢迎。清乾隆年间,中国已经有20个省在种玉米了。不过,玉米吸水量大,大大地破坏了原有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增加了水灾的破坏力。

第三,城市排水设施不发达。等等,咱不是一下雨就提明代600年的排水系统吗?怎么说排水系统不发达呢?明代初建北京城的时候,排水系统虽然搞得很好,可是清代缺乏管理,清代中期许多地段被私人占有,在御沟上建房居住,许多地段出现严重淤积。由于没有相关经费,也无人问津。所以才会出现照片上的一幕,一下雨北京就成了一个烂泥塘。

早年间,老北京一下雨满街都是烂泥塘

钟楼前一下雨成了大水坑。

早年间,老北京一下雨满街都是烂泥塘

20世纪初举行的北京——巴黎汽车拉力赛,汽车败给了北京烂泥塘。

早年间,老北京一下雨满街都是烂泥塘

下雨天,还是骑驴更方便。

早年间,老北京一下雨满街都是烂泥塘

那年月,汽车需要马、驴护驾。

早年间,老北京一下雨满街都是烂泥塘

民国初年,内务总长朱启钤对北京做了一次大规模的市政建设,主要街道铺设沥青马路,种上了行道树。外国游客朱莉特·布雷登在游览北京后感叹道:“沦陷前(即义和团运动前)崎岖不平、未加铺设的街道上挤满了驴子、骡车和骆驼队,而今日平坦的通衢大道代替了往昔的一切。”不过北京城内为数众多的小胡同,还是土路,一下雨就成了烂泥塘。这张照片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甘博于1917年拍摄的,遂安伯胡同雨后烂泥塘。请脑补洋车夫的感受。

早年间,老北京一下雨满街都是烂泥塘

下雨天不忘打壶小酒喝,北京人潇洒吧!

第四,城市规划不足,居住者公德意识薄弱。以龙须沟为例,原“金鱼池”一带,本是金代皇家园囿。清末民初,大量移民居住在此,从事皮革生意,有鞣制皮革作坊200多家,他们肆意往沟中排污,导致从天桥十字路口向东一公里多,成为奇臭无比的“龙须沟”。一遇暴雨,灾情难以收拾。先农坛附近的香厂地区也是如此,这里不但不香而且臭气熏天。以前是个大水泡子,周围居民大多从事皮毛、漂染生意。每到夏天蚊蝇成堆,臭不可闻。直到民初,朱启钤在香厂规划新市区,情况才得到改观。  

第五,城市基础设施差,城市中沟壑较多,比如二龙路,原是“二龙坑”,乃元朝金水河故道,一直没有填平,清朝司法机关都在附近,一下雨便会遭灾。震钧在《天咫偶闻》称,一旦下雨,则大门以内水没过车厢,各司只好用木床搭成路,俗称“水淹三法司”。

早年间,老北京一下雨满街都是烂泥塘

1880年代的崇文门大街,即使在晴天街上的车辙也非常触目惊心。

早年间,老北京一下雨满街都是烂泥塘

1870年代,骡马市大街被大车轧出两溜儿深深的车辙。 托马斯·查尔德摄

清代,北京的道路都是黄土铺成的,天一下雨,黄土变成泥浆。人走车轧,天长日久许多主要干道中央都有几道大车辙。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抱怨,“坐马车是一件危险的事”,因为水坑和垃圾坑几乎占了路面的一半,而车夫只能凭经验躲开这些凹陷。由于路面松散,行人车马经过总会扬起许多尘沙,正所谓“无风三尺土,有雨半街泥”。冬天,人们烧煤取暖,煤灰倾倒在街上,西北风一刮,灰土满天。皇帝每次出行都要黄土垫道,因此北京许多街道比两边民房地势高出许多。

清末北京的排水系统几乎失灵,虽然官府照惯例每年春天都要疏浚排水道,但在政局动荡、财政入不敷出的年代,这些沟渠早已经形同虚设。那时候各家房前都有脏水坑,雨后积水状况就更加严重了。据说,人力车夫最怕雨天拉活儿,不但泥浆会使车子变重,满地积水还会浸坏他们的鞋。积水最严重的时候,不要说人力车,骡马也难以前行。

早年间,老北京一下雨满街都是烂泥塘

1901年崇文门大街上的大水坑,这才叫下雨来北京看海。

早年间,老北京一下雨满街都是烂泥塘

清末北京排水设施形同虚设,天一下雨,黄土变成泥浆。东四牌楼一辆马车陷入泥潭中。

直到1900年以后,清政府才开始有了市政建设的概念。官府开始为部分路面铺设碎石,但大多数道路仍然裸露在外。民国初年,北京大街上开始出现汽车,飞驰的汽车加剧了扬尘。当时一名记者讽刺道:“街上若不过汽车,也显不出尘沙的威力,地上若没有沙尘,也显不出汽车威风,二者可算‘相得益彰’了。”直到1949年,北京城区只有前门大街、东交民巷、西交民巷等十几条低级沥青路,其他街道,尤其是胡同里仍是尘土飞扬。

早年间,老北京一下雨满街都是烂泥塘

1890年代,鼓楼前车水马龙,地不是一般的烂。

早年间,老北京一下雨满街都是烂泥塘

1900年代,在鼓楼上层修复围栏的工匠眺望鼓楼东大街,当时北京主要干道都这样崎岖不平。

早年间,老北京一下雨满街都是烂泥塘

1901年北京街头,路当间儿的广告牌子上用英文写着“汽水”。

早年间,老北京一下雨满街都是烂泥塘

1920年前后,“无风三尺土”的真实写照。

早年间,老北京一下雨满街都是烂泥塘

1918年11月,北京警校学生为庆祝一战胜利游行。民国初年朱启钤对北京市政进行过一次大改造,当时一些路面铺设了沥青

早年间,老北京一下雨满街都是烂泥塘

1930年代,北京东四牌楼下一辆压路车在修整路面。 爱伦·凯特林摄

资料来源 | 《北京志·气象志》 图 | 陶然野佬、美国杜克大学图书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