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腾讯秒杀,华为正酝酿一场革命!

一、

30岁的华为,被20岁的腾讯秒杀了!

根据两家公司刚刚公布的业绩,2017年华为的净利润是475亿元,而腾讯飙升到了715亿。也就是说,腾讯的利润达到了华为的1.5倍。

而在2010年,华为的净利润为238亿元,腾讯只有80.5亿元,华为几乎是腾讯的3倍!

被腾讯秒杀,华为正酝酿一场革命!

至于目前的员工人数,华为接近18万人,腾讯大约为4万人,腾讯的员工人数不到华为的四分之一。

这真是应了那句话: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马化腾生于1971年,比任正非小了27岁!

华为和腾讯基本上不构成竞争关系,拿他们对比是因为都是深圳企业。

那么问题来了:华为是不是已经“烈士暮年”?而腾讯是不是已经“高枕无忧”?

当然不是!事实上,腾讯在公布业绩前后刚刚经历了一场股票大跌。一方面,腾讯第一大股东宣布减持大约2%的腾讯股权,另一方面腾讯的游戏收入出现了季度环比下滑。这两个事情连续出现,让市场对腾讯的发展“是否见顶”出现较大分歧。

至于华为,也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全球通讯方式正在酝酿新的变革,5G时代快速到来,未来可能全面进入卫星移动通讯时代。另一方面,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开始见顶,整个行业的增长极限似乎已经到来。

但华为2017年报,也向我们展示了这家企业值得敬畏的一面:

1、华为目前全球研发人员达到8万人,大约占全公司总雇员的45%;

2、华为2017年的研发经费达到了8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4%,占年销售额的15%。近十年来,华为投入研发费用超过3940亿元。

3、华为拥有的专利达到了7.4万件,其中90%以上是发明专利,其拥有PCT国际发明专利的数量,为中国企业第一。

也就是说,华为的研发投入几乎达到了其年度利润的两倍!华为在研发上的投入在中国企业里是绝对遥遥领先的。下面是以欧元计算的,中国企业2017年研发投入排行(表格里华为的数据被低估了一点):

被腾讯秒杀,华为正酝酿一场革命!

而且我还可以告诉你,897亿元人民币的研发投入,几乎是清华大学一年科研经费的18倍!换句话说,中国科研经费最多的前30个大学的经费投入总和,都没有华为一家企业多!

被腾讯秒杀,华为正酝酿一场革命!

上图:中国内地高校2016年度研发经费前十。

2018年,华为的研发经费投入可能会突破1000亿。对于这样一个企业,你绝对不能低估它的前途。

二、

更何况,华为正在开展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自我革命!

华为的掌舵人任正非素来以危机意识、自我反思意识著称,他不断在自我革命。但2018年正在酝酿的这场变革,却可能是华为有史以来最大的!

几天前,华为领导班子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担任华为董事长多年之后,孙亚芳退休,梁华接任。华为新董事会构成如下:

董事长:梁华

副董事长:郭平、徐直军、胡厚崑、孟晚舟

常务董事:丁耘、余承东、汪涛

董事会成员:梁华、郭平、徐直军、胡厚崑、孟晚舟、丁耘、余承东、汪涛、徐文伟、陈黎芳、彭中阳、何庭波、李英涛、

任正非、姚福海、陶景文、阎力大

候补董事:李建国、彭博、赵明

可以看出,任正非既不是董事长、副董事长,也不是常务董事,只是普通的董事会成员(兼任公司总裁)。但任正非还有一个重要身份,他是华为最高权力机构“股东会”的两名成员之一。华为股东会由任正非和员工持股会构成。

被腾讯秒杀,华为正酝酿一场革命!

上图:华为2017年年报截屏,华为是一家股权非常特殊的企业,表决权、所有权、分红权其实是分离的。在股东会里任正非至少有50%的表决权。普通员工的股权,可以理解为分红权。

也就是说,任正非至少拥有华为50%的表决权。而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已经升任副董事长。

3月20日,任正非以华为总裁的身份,签发了《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纲要2.0总纲(公开讨论稿)》,开始在公司内部征求意见。这意味一场重大变革,即将在华为发生。(这份文件,可以在华为心声社区首页上看到)

被腾讯秒杀,华为正酝酿一场革命!

文件总结了华为过去30年成功的原因,试图摆脱“路径依赖”,让华为“始终充满活力”,以迎接未来的挑战。

在总结过去30年成功经验的时候,文件说:“过去三十年,公司基于正确的社会与产业洞察与假设,形成并坚持了正确的发展思想与路线”。

所谓“社会洞察”是: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人们间沟通的数字鸿沟需要跨越;

所谓“社会假设”是:在信息基础设施领域中存在着巨大的企业发展空间与市场机会;

所谓“产业洞察”是:产品相对标准化、代际变化相对缓慢,客户群体相对集中、具有相似性,商业模式比较稳定(2B模式,客户主要购买产品与相关服务)

所谓“产业假设”是:做快速、有力的跟随者,用持续的微创新、较高的性价比、良好的客户体验,构建公司持续发展并择机超越的机会。

也就是说,华为承认自己的第一个30年,是依靠当“跟随者”、搞“微创新”和“较高性价比”发展起来的。说到底,是利用了“中国工程师群体”比“西方工程师群体”巨大的薪酬差距,并抓住了中国快速城镇化、信息化的巨大历史机遇。

被腾讯秒杀,华为正酝酿一场革命!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任正非提出的“以宗教般的虔诚对待客户需求,重视普遍客户关系,构筑战略伙伴关系”,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让华为首先可以打败国内对手,然后再解决国外对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