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生育二胎的關鍵是什麼?

鼓勵生育二胎的關鍵是什麼?

文 風青楊

近日,遼寧省政府印發的《遼寧省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提出,到2020年遼寧人口生育水平穩步提高,人口總量保持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合理規模。按照這一規劃,在全面二孩政策方面,遼寧將實行生育登記服務,對生育兩個孩子以內(含兩個)的不實行審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推行網上辦事,進一步簡政便民。

根據2015年遼寧省生育狀況和生育意願抽樣調查,“全面二孩”政策目標人群中有12.8%打算再要孩子,80.3%不打算再要孩子,6.9%還沒想好。八成目標人群不想要二孩,可見遼寧育齡夫婦的二孩生育意願非常低迷。如果遼寧不出臺鼓勵二孩生育的政策,那麼勢必不能提升目前過低的生育率。事實上,近幾年遼寧省由於出生率過低,已經出現人口負增長了。

不僅是遼寧,全國的大趨勢都是如此。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勞動年齡人口為90747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65.6%,比上一年減少了349萬人,這是中國勞動年齡人口自2012年以來,連續五年淨減少。一方面,勞動人口越來越少,另一方面,大家生二胎的熱情似乎比較低迷。

從計劃生育時期,小腳偵緝隊的大媽們頻頻出動掃街,而超生游擊隊依然不管不顧地偷著生;到現如今,二胎政策逐步開放,響應者卻寥寥無幾的尷尬局面。如此強烈的反差,到底是因為什麼?

大家不願意生二胎,並非不擁護國家政策,而是生孩子的成本的確太高了。中國城市當下的實際育子成本大體觸及了普通獨子家庭承受力的底線。中國父母都望子成龍,孩子的教育投入在家庭經濟中處於至高無上的地位,結果是各種昂貴的育子項目紛紛出臺,孩子上學有償擇校成為普遍現象。這耗盡了很多年輕家庭的財力。

既然人口形勢不樂觀,當下首要之事,應是發出更鮮明的政策信號,重樹新人口觀和新生育觀。要徹底扭轉“人多是負擔”的陳舊觀念,倡導尊重生命、重視生育的社會責任意識,推動全社會樹立有利於個人發展、家庭發展和國家發展的新人口觀和新生育觀。要推動計生部門和工作人員轉變人口觀念和工作作風,重新投入新形勢下的人口與生育工作。

為了讓更多的家庭願意生二孩,政府有必要出臺一些有利於減輕育齡夫婦負擔的政策。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鼓勵生育方法值得借鑑。這些辦法可分為:宣傳號召、經濟輔助、減免稅收、生育保障等。

一是宣傳號召。俄羅斯政府印製並在街頭張貼了許多鼓勵生育的宣傳海報。在莫斯科地鐵,一幅海報上畫著一名婦女抱著3個嬰兒,另一幅海報上則印著“愛國從家庭開始”的字樣。

二是經濟輔助。在日本,每生一個孩子政府會一次性獎勵42萬日元“生育金”。2010年7月,伊朗政府宣佈,將為每名新生兒設立銀行戶頭。按照這一計劃,政府將在國有銀行為每名新生兒設立一個950美元戶頭,以後每年撥入95美元,直至孩子長到18歲

俄羅斯於2007年開始實施“母親基金”項目,生育第二個以及更多孩子的家庭就可以申請。生育第三胎或更多子女的家庭,在新生兒滿三週歲前,每月還可獲得5000至11000盧布不等的補貼。俄羅斯還向多子女家庭免費提供住房用地,並向生育四個或七個子女的家庭分別頒發“光榮父母獎章”和“光榮父母勳章”,以及榮譽證書和10萬盧布的資金獎勵。

德國政府規定,停職在家照顧孩子的父母全年每月可得到相當於稅後月收入2/3的補貼,每月最高可達1800歐元。

三是減免稅收。韓國政府在2010年審議了《地方稅法修正案》。修正案規定,養育3名及3名以上未滿18歲子女的家庭及養育者,在購買汽車時將享受減免使用稅及登記稅的優惠政策。

四是生育保障。韓國政府面向月收入低於一定水平的新婚夫婦每年提供5萬套保障性住房,為懷孕女性提供一定的產前診查費用,子女不滿6歲時,女性可以有1年時間在家養育子女,每月可領取40萬-50萬韓元的底薪,並保留職位等。

吸取他國鼓勵生育經驗,人口老齡化危機已經迫在眼前,生育意願的下降也可以預期,越是這樣的情形,國家政策層面越不能猶豫,儘快發出旗幟鮮明的信號,才能降低可能的風險,讓未來多一分保障。

對於社會所關心的因各種負擔過重而不敢生育的情形,也要有實際的應對措施。比如,逐步將托兒服務和幼兒教育分別納入政府公共服務體系和免費義務教育體系,並鼓勵機關、企業、事業單位自辦幼兒園,簡化審批程序,降低民眾的托幼負擔。再如,創造良好的生育環境。適當延長產假,保障婦女在懷孕、生育和哺乳期間和之後的工作權益等。

為二孩家庭減稅。對於生育二孩的夫婦,可酌情減免個人所得稅,以減輕二孩家庭養育孩子的負擔。此外,要建立健全收養機制。由財政出錢設立免費育嬰機構,並鼓勵和輔助民間設立類似機構,收養尚無撫養能力人員所生育的子女。徹底修改現行《收養法》,簡化收養手續,放寬收養限制,鼓勵有條件的家庭收養兒童。這樣在生育率一時難以提升的情況下,先提升新生兒成活率,對於緩解人口危機也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說到底,鼓勵生育二孩的關鍵是什麼?就在於提高醫院保健、教育投入等公共服務的水平。同時,教育開支也應盡力降低。想提高生育二孩的積極性要在生育前解除人們的顧慮,讓更多家庭不僅“想生”而且”敢生”,不僅“生得起”,而且“養得起”。

全面二孩政策是遠遠不夠的,即使全面所有夫婦都生二孩,生育率仍然低於更替水平,不能維持人口的可持續發展。何況並不是所有夫婦都願意生二孩。因此,人口政策改革的方向應是全面放開生育,並在生育率下滑時及時鼓勵生育。

作者:風青楊 :知名評論人。一個有趣的人,分享一些有趣的事。嫉惡如仇,從善如流! 微博@風青楊V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