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女皇發布趨勢報告:中國用戶更願意爲利益分享數據

近期,“互聯網女皇”瑪麗·米克爾(Mary Meeker)在Code大會上發佈了2018年互聯網趨勢報告。內容涉及數據+個性化、科技公司研發+資本開支水平、電子商務創新+營收加速、互聯網幫助消費者控制開銷+推動收入增長(按需工作)+尋找學習機會、企業軟件的消費化、以及中國在互聯網相關市場的崛起和領先,共計294張幻燈片。

互聯網女皇發佈趨勢報告:中國用戶更願意為利益分享數據

其中,報告顯示,大部分在線消費者會為了利益分享數據,同時,根據市場調研機構GFK的調查,相比其他國家,中國用戶更願意為了利益(更低的費用、個性化定製等)分享數據(財務數據、駕駛記錄等),“願意”者佔比高達38%,位居榜首,而美國的“願意”者佔比為25%,位居排行榜第七位。

互聯網女皇發佈趨勢報告:中國用戶更願意為利益分享數據

同時,報告亦顯示,依賴於規模顯著、增長迅速的數字數據量,需要依靠大量數據的人工智能也在快速發展,尤其是中國的人工智能發展。報告指出,中國在AI上發展有一大優勢,因為與美國用戶相比,中國用戶更願意用個人數據“交換”更好的產品,在前二十大互聯網公司名單中,中國將佔據更多席位,並大量投資人工智能。

互聯網女皇發佈趨勢報告:中國用戶更願意為利益分享數據

關於用戶數據對互聯網的促進,報告予以肯定,認為“互聯網公司繼續把低價服務做得更好,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用戶數據的使用。網民使用互聯網服務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過於氾濫的數據分享給現實生活帶來的危機重重。報告指出,數據分享帶來多方面的挑戰,惡意軟件的複雜性和影響正在達到空前水平、雲服務技術被用於武器化、部分惡意份子行動的目的不是贖金而是刪除系統&數據……

與此同時,現代的科技公司也面臨著“隱私矛盾”。它們在使用數據提供更好的消費者體驗和侵犯消費者隱私之間進退兩難。例如Google、Facebook這種巨無霸公司紛紛捲入洩露用戶隱私的負面案例中。來自各國的監管部門希望確保數據不被濫用;用戶更是希望企業在使用自己的隱私信息時能誠實告知目的和用途,企業則需要在隱私安全保護和公司利益兩者之間做好取捨和權衡。

據報告顯示,目前來自用戶、企業和監管者這三方的審查力度都在加大。相信在三重保護之下,用戶隱私安全在未來會日益加強。而在這種背景下,相比於其他國家的中國用戶,即使更願意用個人數據“交換”更好的產品,他們的隱私保護也將較之以往更為強效可靠。

就如在今年 3月底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百度CEO李彥宏也曾公開表達過與“互聯網女皇”瑪麗•米克爾相同的觀點——很多情況下,中國人願意用隱私去交換便捷性或者效率。與此同時,他也表示,對用戶數據隱私的保護,企業會一直遵循一系列原則,政府部門也一直在努力加強監管,“在過去的幾年當中,中國越來越認識到這個問題,而且也一直在加強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