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第一個交易日,滬指沖高回落,尾盤強勢拉升,但未能翻紅

5月的第一個交易日,滬指衝高回落,尾盤強勢拉昇,但未能翻紅

截至下午收盤時間,上證綜指下跌0.03%,報3081.18點; 深證成指上漲0.18%,報10342.85點; 創業板指一度跌破1800點大關,收盤前跌幅收窄,1800點失而復得,最終收跌0.22%,報1801.57點。

5月的第一個交易日,滬指衝高回落,尾盤強勢拉昇,但未能翻紅

滬深兩市總計成交3851.83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縮量269.96億元。 其中,滬市成交1682.46億元,深市成交2169.37億元。

$東阿阿膠(SZ000423)$ 封住跌停

盤面上,醫藥板塊表現強勢。

泰和健康(000790)、新光藥業(300519)、西藏藥業(600211)、 $廣濟藥業(SZ000952)$ (000952)、中新藥業(600329)、海利生物(603718)等個股漲停。 博暉創新(300318)、魯抗醫藥(600789)、浙江醫藥(600216)、智飛生物(300122)等漲幅超過6%。

煤炭、鋼鐵兩大週期板塊領跌。

八一鋼鐵(600581)尾盤封住跌停,平煤股份(601666)逼近跌停,恆源煤電(600971)、兗州煤業(600188)、鄭州煤業(600121)等跌幅超過5%。

權重板塊如地產、銀行,均表現低迷。

計算機板塊持續下跌,中國軟件(600536)、中孚信息(300659)、春秋電子(603890)、高偉達(300465)、湘郵科技(600476)跌停。

尾盤時,家電、白酒板塊強勢上拉,成為大盤跌幅收窄的主要動力。

個股方面,伊利股份(600887)繼續下跌,收報25.24元,跌幅達3.96%。 至此,該股在日K線上已經出現了兩個向下跳空的缺口。

5月2日,又一隻消費白馬股也加入了暴跌行列。 東阿阿膠(000423)封住跌停板,收盤時報53.02元。

此外,比亞迪(002594)的日K線同樣出現向下跳空,該股股價在5月2日重挫7%,收報49.25元。

興業證券:短期反彈窗口臨近

興業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王德倫認為,短期反彈窗口臨近。

他說,資管新規正式發佈,整體基調不變,細則略超預期,在過渡期安排上也有寬限,“靴子”以較緩和的方式落地。 MSCI納入A股正式實施日益臨近,半年度指數評審後,2.5%的納入因子將於6月1日正式生效,近期北上資金也在加速流入。 因此,在連續弱勢調整後,短期反彈窗口正在到來。

結構上,王德倫稱,持續看好大創新,短期可繼續博弈週期股。

這主要有以下原因:開年以來,經濟預期過於悲觀導致週期性行業經歷大幅調整,隨著一季度數據的出臺,經濟預期有向上修正的空間; 降準向市場投放增量資金,對實體有正面刺激; 當前機構配置比例較低。

創業板一季報盈利增長提速,但機構持謹慎看法

近期,2018年第一季度的上市公司業績報告紛紛出爐。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策略分析師高挺在最新報告中稱,2018年非金融部門一季度營收和淨利潤同比增速分別從去年四季度的12%和20%,反彈至13%和25% ,其中消費、房地產、醫藥生物和建築材料板塊的貢獻較大。 盈利增速反彈主要由毛利率恢復所推動。

不過,對於創業板的基本面預期,瑞銀仍持謹慎態度。

高挺稱,創業板盈利增速尚未觸底。 2017年四季度是創業板有史以來單季盈利增速最差的一個季度,使得其(剔除溫氏股份和樂視網)2017年全年的盈利增速從當年前三季度的20%下滑至3.3%。 儘管如此,並沒有明確跡象表明今年一季度創業板業績有明顯改善。 雖然創業板一季度盈利增速表面上高達30%以上,但其主要由非經常性損益所貢獻。 在剔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創業板在一季度的盈利增速只有12.8%,在剔除溫氏股份和樂視網後也只有17%,仍低於2017年前三季度的22.8%和2016年的27%。 此外,有94家創業板公司在今年一季度錄得虧損,該水平和2017年一季度相似。

總體來看,盈利增速或將放緩,預計今年全部A股和非金融部門的盈利增速為7%-8%。

$廣發證券(SZ000776)$ 同樣認為,創業板的一季度業績增速大幅提高並不值得投資者過度樂觀。

理由包括,第一,外延式併購受限後,創業板尚未找到盈利持續增長的“新模式”; 第二,從2017年第四季度開始,創業板內生性增速已經超越外延式增速,但創業板的內生性增長很難持續抬升; 第三,潛在的商譽減值風險也對創業板的盈利形成最大的“掣肘”。

整體來看,從A股總量增長視角分析,A股一季報收入和盈利增速如期回落,但成本降速高於收入降速,使利潤增速維持較高水平。 銷售利潤率增長抵扣了資產週轉率下滑的影響,使ROE高位走平。 該機構此前關於“2018年A股盈利持續性與韌性將超預期”的判斷正在得到確認。

從操作策略來看,廣發證券認為,對絕對收益投資者,仍需要適度控制倉位; 對於相對收益投資者,“折返跑,再均衡”更清晰,繼續建議優先配置調整充分的大週期,如銀行、地產、建材、機械等板塊,戰略配置具備供需共振、產能擴張的大眾消費,如醫藥、航空、旅遊、零售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