篳路開山:是誰開啓了唐山的城市之門?

1878年7月24日,開平礦務局成立並運營,標誌著唐山由此開埠。開平礦務局即開平煤礦(開灤煤礦前身),是清末洋務運動開始後官督商辦的大型新式採煤企業。當年,跟隨向唐山走來的唐廷樞等人的步伐,一大批本地人和外地人,與其相配合,加入以其為首的唐山煤礦的建設隊伍,正是從這個時候,唐山徐徐開啟了城市之門。

篳路開山:是誰開啟了唐山的城市之門?

篳路開山:是誰開啟了唐山的城市之門?

篳路開山:是誰開啟了唐山的城市之門?

1876年11月6日,灤州開平鎮(今唐山市開平區)來了幾位特殊的客人。著裝體面的人群裡還有高鼻樑、藍眼睛、黃頭髮的外國人,閉塞的小鎮人不時送來好奇的眼波。大家發現,這支隊伍到達後便開始用腳丈量這片土地,有人拿著儀器在地面上不停地做標記,有人則在地圖上畫來畫去。這其中就有時任上海輪船招商局總辦的唐廷樞,他騎著小毛驢,深一腳淺一腳觀察那些因為透水而被荒棄的小煤窯。

篳路開山:是誰開啟了唐山的城市之門?

篳路開山:是誰開啟了唐山的城市之門?

此前一年,清廷責成李鴻章、沈葆楨試辦開採煤鐵,首選地是直隸的磁州(今磁縣)、湖北的廣濟,結果二者均因運輸及購置機器問題而中途停輟。清朝末年,以直隸總督、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為代表的洋務派認為洋務的核心是抵禦侵略、以圖自強,基本方法是“師夷長技以制夷”,主要內容是制器、練兵,以圖船堅炮利、富國強兵,而要實現制器和練兵,首要任務是採煤和鍊鐵的現代化。

篳路開山:是誰開啟了唐山的城市之門?

篳路開山:是誰開啟了唐山的城市之門?

歷史的選擇,指向了唐山。當時的唐山,還只是開平鎮轄內的一座小山頭(今大城山)的名字。作為今天唐山市的城市原點,當時“唐山”南麓的喬家屯,也還只有十幾戶人家。不過在這一帶,自明朝開始便有了土法採煤的礦井。受李鴻章委派,唐廷樞以及英國礦師馬立師等人,抵達後用3天時間對周邊進行了詳細勘察。唐廷樞隨後向李鴻章遞交了一份報告。在報告中,他詳盡描述了當地土法開採煤炭的情形,並就採用西法採煤進行了具體的成本及利潤核算。他寫道:“如每年採煤十五萬噸,便可獲利七萬五千兩。”

篳路開山:是誰開啟了唐山的城市之門?

篳路開山:是誰開啟了唐山的城市之門?

次年九月,李鴻章對唐廷樞的請求迅速作出了回應,正式任命唐廷樞為開平礦務局總辦,要求唐廷樞立即制定《開平礦務局章程》,抓緊籌辦開平礦務。在清末,開辦新興洋務企業,存在諸多困難,最為突出的就是資金匱乏。創辦開平煤礦這樣大型現代化煤礦,需要巨大資金,讓已經千瘡百孔的清政府掏錢官辦顯然不可能,李鴻章又擔心利權外流,堅決不同意向洋人借款,甚至不允許洋人入股,這樣一來,擺在唐廷樞面前的就只有在華商中招股一條路。經歷了萬事開頭難後,開平礦務局招股成功,雖然沒有能夠達到預期的80萬兩,但作為啟動資金,已經足夠應付購置土地、進口採煤設備、員司薪金等支出。

篳路開山:是誰開啟了唐山的城市之門?

篳路開山:是誰開啟了唐山的城市之門?

百餘年前,殘陽泣血,炮聲隆隆,驚醒了睡獅深沉的夢境。1878年10月2日正式開鑽探煤。這一鑽的歷史地位在開灤和唐山的發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義。正是這一鑽的成功,才有了中國第一佳礦的輝煌,才有了唐山市的崛起。那一天,開平礦務局總辦唐廷樞率洋礦師巴爾等人,開始在喬屯鑽探找煤。開鑽時,共布三孔,孔距122米。當鑽至91.4米時,就已見到了6層煤,為彰顯和紀念唐廷樞(字景星)為辦礦所做出的貢獻,白內特等將打鑽穿透的厚20英寸的第一層煤命名為“景”字層,其它的煤層分別標記為1、2、3、4號煤層。到年底鑽到170米時,預計可以得到的煤儲量足夠60年的開採,而未再繼續深探。根據鑽探結果和煤質化驗,唐廷樞決定在此建礦。

篳路開山:是誰開啟了唐山的城市之門?

篳路開山:是誰開啟了唐山的城市之門?

幾個月間,高聳入雲的井架,高大的廠房、絞車房,工棚、供洋人居住的洋房子及辦公用房等建築都在原本荒蕪的喬家屯一帶拔地而起。唐廷樞欣然為這座大陸近代第一礦起了個響亮的名字——唐山礦。在當時,天津頗具影響力的雜誌《益聞錄》曾這樣記載唐山礦一號井的情況:“唐山有煤井一所,井口在街前,井深60餘丈。井上設有貨輪機器……按此井之堅牢,出煤之多,速而省工,誠中國第一佳礦也”。

篳路開山:是誰開啟了唐山的城市之門?

篳路開山:是誰開啟了唐山的城市之門?

從《益聞錄》這篇報道看,出現了唐山的稱謂。這個地名是對現今唐山礦區域周邊的指代。因為唐山礦的名稱出現並不早,從文獻材料看,出現唐山煤礦稱謂的有1895年開平礦務局會辦徐潤的信件,有1899年英商墨林公司的文件,有1900年胡佛寫的開平礦務局報告,還有1901年的開平礦務局賣約。而在此之前,無論是開平礦務局的公文,還是媒體的報道,都稱作開平礦務局、開平煤礦、開平礦等。這些稱謂既說明了開平古鎮的名氣和影響力,也說明了唐山地名稱謂在當時還很弱,只是作為一座山的名稱而已。唐山煤礦稱謂的興起,反映了唐山城鎮化發展的規模,說明了當時人們對這座城鎮的認可。而這種變化是隨著開平煤礦的規模越來越大所產生的,1898年,產煤已達80多萬噸。在礦廠周邊,各種廠店林立,人群麇集,市鎮規模初具。

篳路開山:是誰開啟了唐山的城市之門?

篳路開山:是誰開啟了唐山的城市之門?

關於唐山礦名稱的由來,溯源要從唐山得名和唐山市鎮的形成談起。貞觀十九年(645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親率10多萬唐軍東征高麗(統治區在今遼河以東及朝鮮半島北部)時,曾在大城山上屯駐,以後此山遂名“唐山”,這是唐山得名的開始。後來的《永平府志》、《大清一統志》、《畿輔通志》、《灤州志》等史志對此有過記載。唐山得名說,還有另外三種(後唐李嗣源屯兵和姜將軍斬蛟龍說、明代唐氏首先發現產煤說、清光緒年間唐廷樞發現產煤說,其中李嗣源屯兵說與正史記載不符,不足為據。後唐姜將軍斬蛟說,其人其事子虛烏有。後兩種,明代和清代,唐山早已有名,不足為論)。目前大家比較認同唐王賜名說。

篳路開山:是誰開啟了唐山的城市之門?

篳路開山:是誰開啟了唐山的城市之門?

開平礦務局開始出煤後,隨著煤炭的買賣,人口增多,商貿繁盛。1881年,灤州茨榆坨武汛移駐喬屯,負責管理治安(一個班的編制,這個武汛的移駐和唐廷樞請求在礦區就地辦案有關)。1898年,唐山正式稱鎮,設立保甲局,此為唐山行政名稱之始。1901年,英商墨林公司攫取開平礦權後,開始稱唐山礦。

篳路開山:是誰開啟了唐山的城市之門?

篳路開山:是誰開啟了唐山的城市之門?

至二十世紀初,開灤已經建有五個礦,唐山人數有8.5萬。唐山從工業鎮逐漸發展為工業城市。1925年6月,中華民國臨時執政府內務總長龔心湛發佈了臨時執政令。在第3317號《政府公報》中公佈了直隸省屬各地施行市自治制日期及區域令,其中第九條規定了唐山設市的區域,即“唐山市以唐山鎮為其區域”。這是唐山第一次被明令建市。1928年,河北省整頓同名縣,更名邢臺的唐山縣為隆堯縣,而作為鄉鎮級別的唐山鎮的名稱得以保留,這主要是唐山已經具備了城市的規模,有人口近10萬人,開灤、鐵路、啟新、華新、電廠等工廠礦山撐起了城市的脊樑,商家店鋪鱗次櫛比裝點了城市的繁榮,學校醫院、書館戲院洋溢著文化氛圍,唐山鎮升格為唐山市是早晚的事。

篳路開山:是誰開啟了唐山的城市之門?

篳路開山:是誰開啟了唐山的城市之門?

然而,由於1931年後,日偽勢力開始由東北向華北滲透,唐山建市終未能成。1938年1月27日,日本侵略者在唐山扶植建立的漢奸政府“冀東防共自治政府”明令設市,並任命了市長,組建了政府辦事機構。日本投降後,1946年4月,河北省政府委員會明令唐山設市,組建市政府。1949年6月15日,唐山市軍管會市政辦事處改組為唐山市人民政府,李一夫出任首任人民政府市長。

篳路開山:是誰開啟了唐山的城市之門?

篳路開山:是誰開啟了唐山的城市之門?

儘管唐山得名始於唐朝,然而唐山市的得名卻是由於開灤唐山礦建礦開發的結果。唐山開埠140年來,一座煤礦托起了一座城市,這座煤礦至今仍處在唐山市的中心位置,井架上的天輪依然在歡快地旋轉,詩人曾浪漫地謳歌道:這裡是煤城的心臟,唐山從這裡發祥!

篳路開山:是誰開啟了唐山的城市之門?

篳路開山:是誰開啟了唐山的城市之門?

【作者】王成,走遍56民族及吃遍56民族總策劃,媒體撰稿人,樂途旅遊網超級靈感旅行家。工農商學兵貌似佔全,能朝九晚五,也有詩和遠方。惟願我們在行走中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本文圖片和文字所有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署名,未經許可請勿用於商業用途。如有其它需求請與作者聯繫。(微信:18612630430)

篳路開山:是誰開啟了唐山的城市之門?

篳路開山:是誰開啟了唐山的城市之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