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车“被困小区”耽搁最佳抢救时间 送医途中就不幸停止了呼吸

救护车“被困小区”耽搁最佳抢救时间 送医途中就不幸停止了呼吸

张女士说,她的丈夫余先生今年44岁,6月25日清早5时30分许,她在睡梦中突然听到响声,睁开眼一看,丈夫从床上掉了下去,浑身在抽搐,身体不停地翻动。

救护车“被困”小区 她连忙拨打了120,并通知了住在同一小区的朋友徐先生帮忙。很快,救护车赶到张女士家楼下,医护人员上来后,发现病人嘴角流了血,怀疑他有癫痫,让张女士找来筷子和毛巾,塞进了余先生嘴里,防止他咬舌头。 接着,余先生恢复了一点意识,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正当医护人员跟张女士讨论如何去就医时,余先生再一次发病,比刚才还严重些。 这次来不及多想,众人合力将余先生抬上救护车,准备送往位于武昌的解放军武汉总医院。 可小区道路两侧都停满了车,救护车车体宽大,空间有限,司机在路口打算调头时,连续打了几次方向盘,结果被困住了。

救护车“被困小区”耽搁最佳抢救时间 送医途中就不幸停止了呼吸

无奈之下,徐先生和街坊搬走了旁边的电动车,指挥救护车倒着开出小区,前后大概用了15分钟。 遗憾的是,余先生在被送医途中就不幸停止了呼吸…… 倒车耽搁了时间 昨日,在处理完丈夫的后事后,张女士找到小区物业公司,认为救护车在小区出行受阻,耽误了丈夫的抢救时间,与物业管理不到位有关系,值班保安也未及时协助。 昨日下午,楚天都市报记者来到金荷花园小区C区看到,进入小区的道路右侧划了停车位,多数车辆都停在停车线内,还有部分车辆停在没划停车位的地方。在救护车受阻的路口,设有一个岗亭,还停了大量电动车、自行车。 在业主群聊天记录里,当天不少人都听到救护车的声音,有人说在小区响了近20分钟,车子前后挪不动。通过楼上业主拍下的事发照片,记者看到路口有3辆车,停靠区域都不在停车线内。 “小区的丁字路口停了4辆车,当时开进来就很吃力,接到病人准备调头时完全走不了。”当班救护车司机王师傅告诉记者,救护车车体较宽,事发又是清早,很多车子停在小区,留给救护车调头的空间非常狭小,后来还是一点点倒出去,花了十多分钟。 小区物业公司经理彭先生介绍,小区建成18年,停车难问题困扰已久,也向社区、街道、房管等部门报备反映过,但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虽然在道路一侧划了停车位,但很多业主不听劝阻,晚上停在非停车位的区域,导致救护车出行受阻。但救护车司机既然能开进来,也自然能根据小区路况开出去,至于救护车受阻物业公司有什么责任,他也说不清楚,要根据法律来认定,对于小区停车问题,已有解决方案,目前正在逐步实施。 张女士说,下一步她打算通过法律途径为逝去的丈夫讨个说法。同时呼吁类似老旧小区引以为戒,减少悲剧的发生。 上海首个“生命通道”工程落户松江 让消防救护车辆告别“进门难” 青年报记者 钟雷 上海首个“生命通道”工程项目在该小区内落成,据警方介绍,居民若违停占用“生命通道”,将被张贴提醒单,屡教不改者将被依法处以500元以下罚款。 停车难已成为许多小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为了争夺停车位,小区内乱停车现象也时有发生,这让救护车、消防车等特殊车辆开展救护、救援时面临“门难进”的尴尬,严重时将耽误救援。诸如此类的案例在全国各地并不罕见。3月27日,广州海珠区工业大道南金碧花园一住房发生火灾,消防员接警后到场发现小区消防通道被私家车堵住,最终靠市民抬车让道,消防车才得以快速到达着火房间楼下。4月11日上午,南京大厂新华七村一住户家中突发大火,由于小区消防通道被私家车占据,短短300米的路程,消防车花费了近20分钟。 针对此类情况,松江警方在前期调研和反复论证下,经各方努力,在方松街道久阳文华府邸小区划设“生命通道”。据悉,这样的标志在小区内共有23处,基本覆盖了小区所有的主干道公共区域。 在这些“生命通道”旁,分别立有15块中英文指示牌,提醒往来的车辆规范停放。 据介绍,“生命通道”不能随便占用,必须时刻保持畅通。久阳文华社区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已经向小区内居民发放《居民告知书》,初次违规停放的,由社区民警、居委会、物业等张贴提醒单,如果有再次违规停放的现象,将由公安部门按照《消防法》规定,处以500元以下罚款。记者从松江警方获悉,2017年11月设置“生命通道”至今,小区已张贴提醒单120多张。 [相关法律] 根据《中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违反本规定的按照《消防法》第六十条第二款之规定,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