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護車「被困小區」耽擱最佳搶救時間 送醫途中就不幸停止了呼吸

救護車“被困小區”耽擱最佳搶救時間 送醫途中就不幸停止了呼吸

張女士說,她的丈夫餘先生今年44歲,6月25日清早5時30分許,她在睡夢中突然聽到響聲,睜開眼一看,丈夫從床上掉了下去,渾身在抽搐,身體不停地翻動。

救護車“被困”小區 她連忙撥打了120,並通知了住在同一小區的朋友徐先生幫忙。很快,救護車趕到張女士家樓下,醫護人員上來後,發現病人嘴角流了血,懷疑他有癲癇,讓張女士找來筷子和毛巾,塞進了餘先生嘴裡,防止他咬舌頭。 接著,餘先生恢復了一點意識,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正當醫護人員跟張女士討論如何去就醫時,餘先生再一次發病,比剛才還嚴重些。 這次來不及多想,眾人合力將餘先生抬上救護車,準備送往位於武昌的解放軍武漢總醫院。 可小區道路兩側都停滿了車,救護車車體寬大,空間有限,司機在路口打算調頭時,連續打了幾次方向盤,結果被困住了。

救護車“被困小區”耽擱最佳搶救時間 送醫途中就不幸停止了呼吸

無奈之下,徐先生和街坊搬走了旁邊的電動車,指揮救護車倒著開出小區,前後大概用了15分鐘。 遺憾的是,餘先生在被送醫途中就不幸停止了呼吸…… 倒車耽擱了時間 昨日,在處理完丈夫的後事後,張女士找到小區物業公司,認為救護車在小區出行受阻,耽誤了丈夫的搶救時間,與物業管理不到位有關係,值班保安也未及時協助。 昨日下午,楚天都市報記者來到金荷花園小區C區看到,進入小區的道路右側劃了停車位,多數車輛都停在停車線內,還有部分車輛停在沒劃停車位的地方。在救護車受阻的路口,設有一個崗亭,還停了大量電動車、自行車。 在業主群聊天記錄裡,當天不少人都聽到救護車的聲音,有人說在小區響了近20分鐘,車子前後挪不動。通過樓上業主拍下的事發照片,記者看到路口有3輛車,停靠區域都不在停車線內。 “小區的丁字路口停了4輛車,當時開進來就很吃力,接到病人準備調頭時完全走不了。”當班救護車司機王師傅告訴記者,救護車車體較寬,事發又是清早,很多車子停在小區,留給救護車調頭的空間非常狹小,後來還是一點點倒出去,花了十多分鐘。 小區物業公司經理彭先生介紹,小區建成18年,停車難問題困擾已久,也向社區、街道、房管等部門報備反映過,但一直沒有得到妥善解決。雖然在道路一側劃了停車位,但很多業主不聽勸阻,晚上停在非停車位的區域,導致救護車出行受阻。但救護車司機既然能開進來,也自然能根據小區路況開出去,至於救護車受阻物業公司有什麼責任,他也說不清楚,要根據法律來認定,對於小區停車問題,已有解決方案,目前正在逐步實施。 張女士說,下一步她打算通過法律途徑為逝去的丈夫討個說法。同時呼籲類似老舊小區引以為戒,減少悲劇的發生。 上海首個“生命通道”工程落戶松江 讓消防救護車輛告別“進門難” 青年報記者 鍾雷 上海首個“生命通道”工程項目在該小區內落成,據警方介紹,居民若違停佔用“生命通道”,將被張貼提醒單,屢教不改者將被依法處以500元以下罰款。 停車難已成為許多小區不得不面對的問題,而為了爭奪停車位,小區內亂停車現象也時有發生,這讓救護車、消防車等特殊車輛開展救護、救援時面臨“門難進”的尷尬,嚴重時將耽誤救援。諸如此類的案例在全國各地並不罕見。3月27日,廣州海珠區工業大道南金碧花園一住房發生火災,消防員接警後到場發現小區消防通道被私家車堵住,最終靠市民抬車讓道,消防車才得以快速到達著火房間樓下。4月11日上午,南京大廠新華七村一住戶家中突發大火,由於小區消防通道被私家車佔據,短短300米的路程,消防車花費了近20分鐘。 針對此類情況,松江警方在前期調研和反覆論證下,經各方努力,在方松街道久陽文華府邸小區劃設“生命通道”。據悉,這樣的標誌在小區內共有23處,基本覆蓋了小區所有的主幹道公共區域。 在這些“生命通道”旁,分別立有15塊中英文指示牌,提醒往來的車輛規範停放。 據介紹,“生命通道”不能隨便佔用,必須時刻保持暢通。久陽文華社區居委會、業委會和物業公司已經向小區內居民發放《居民告知書》,初次違規停放的,由社區民警、居委會、物業等張貼提醒單,如果有再次違規停放的現象,將由公安部門按照《消防法》規定,處以500元以下罰款。記者從松江警方獲悉,2017年11月設置“生命通道”至今,小區已張貼提醒單120多張。 [相關法律] 根據《中華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二十八條規定,任何單位、個人不得損壞、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設施、器材,不得埋壓、圈佔、遮擋消火栓或者佔用防火間距,不得佔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人員密集場所的門窗不得設置影響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障礙物。違反本規定的按照《消防法》第六十條第二款之規定,處“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的罰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