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妃的死因

文/應覆天

努爾哈赤有個妃子叫阿巴亥,她傳奇的人生只有短暫的37年。她之所以成為大妃是後來居上的結果。從前,最受寵的葉赫那拉氏孟古姐姐的孃家人葉赫部,經常聯合其他部落與努爾哈赤的建州女真打的不可開交,完全沒了姻親的和睦,反目成仇。孟古姐姐內外交困,一方是孃家人,一方是親老公,無論怎麼權衡都是自己親人,情感的天平搖擺不定,所以夫妻間的隔閡慢慢加深,直到迎娶烏拉部布佔泰送過來的阿巴亥。

阿巴亥是烏拉部首領滿泰的小女兒。那麼布佔泰為什麼要把12歲的侄女送給努爾哈赤?為了自身利益,因為當時努爾哈赤毫不費力做掉了哈達部,烏拉部首領布佔泰前幾年又被努爾哈赤俘獲,現在哈達部又被幹掉,唇亡齒寒,誰能不怕?布佔泰巴結諂媚一起來,不管用啥招,能安穩度日就行了。當年阿巴亥12歲,努爾哈赤43歲,屬於真正的爺孫戀,當時社會結婚非常早,男人40歲當爺爺也很正常。幼小的阿巴亥聰明伶俐,周旋於眾位嬪妃之間,或者不是嬪妃,那時還稱為福晉,反正就是老婆的意思吧。
大妃的死因​福晉們最悲哀的就是“一代新人換舊人”。大妃孟古姐姐幾近失寵,不僅是因為老公和孃家葉赫部的廝殺和仇恨,阿巴亥的到來,應驗了男人喜新厭舊的本色。幼小的阿巴亥不僅丰姿貌美,而且頗有機變,在眾位福晉中脫穎而出很快贏得“爺爺老公”的寵愛。大妃葉赫那拉孟古姐姐在經歷了十幾年的甜蜜和幸福以後,終於嚐到了被冷落的滋味,兩年後鬱郁而死。

聽起來新人換舊人挺平常,但是別忘了,人家孟古姐姐才29歲就撒手人寰了,能算作“舊人”?從阿巴亥為自己埋下禍根。

孟古姐姐一死,阿巴亥迅速被努爾哈赤加封大妃之位,阿巴亥很爭氣,為努爾哈赤生了三個阿哥,阿濟格、多爾袞、多鐸。這三個孩子努爾哈赤都高看一眼,分領八旗中的三旗,這裡不必細說,我不說歷史,只講故事。

有必要交代一下“四大貝勒”,因為這和阿巴亥大妃將來的宿命有直接的關係。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只有阿敏不是努爾哈赤親生兒子,是兄弟舒爾哈齊的兒子。

“四大貝勒”,最年長的就是二阿哥代善。為什麼不選大阿哥?那是因為大阿哥褚英被努爾哈赤處死,原因很簡單,總結起來16個字:(我自己想的,不一定對)居功自傲,兄弟不睦,臣下不和,死不悔改。

努爾哈赤感覺自己老了,有意無意透露出將來要把大妃阿巴亥和一眾小阿哥託付給大貝勒代善,並且這些事情已經不是秘密。

血淋淋的宮廷鬥爭告訴阿巴亥,玩政治弄不好就得粉身碎骨,當務之急必須要和大貝勒代善處好關係,因為這是努爾哈赤默許的事情。

阿巴亥給大貝勒送了兩次吃的,當然不是自己送的,那個世道根本不允許母妃與非親生的阿哥接觸,即使見面也是在家庭Patty上,阿巴亥還在家宴上和大貝勒眉來眼去,暗送秋波。這還了得?馬上有人告密:大妃阿巴亥和大貝勒代善有姦情!這個告密的人是小妃子叫代音察,因為告密有功,老公努爾哈赤允許她同桌吃飯,回報也挺悲催,就賞了一起吃飯,還挺樂呵,也許古時候的女人幸福點要求低吧!
大妃的死因

努爾哈赤聽到密報勃然大怒,為了家族臉面只能說大妃夥同大貝勒貪汙。看看,這就是為了和諧,大英雄也得忍氣吞聲。

這些事情在當時算不了什麼,並沒直接證據說兩個人通姦。當然了,阿巴亥有自己的考慮,如果真的有一天老公駕鶴西去,大貝勒代善就是首要人選,如果交給大貝勒,那就是接管了她的一切,包括她三個孩子。

好事應多磨,阿巴亥有些操之過急,被人抓住把柄,廢了大妃之位,可是努爾哈赤餘情未了,第二年春又恢復她大妃之位。

沒多久努爾哈赤染病,到清河溫泉療養,病勢越發沉重,他叫來了大妃阿巴亥,當努爾哈赤行到渾河時,與大妃相會,幾天後,努爾哈赤病亡。

努爾哈赤死後的第二天早晨,以四貝勒皇太極為首的諸王傳努爾哈赤遺詔,要大妃阿巴亥殉死。依我看,應該是矯詔,為什麼這麼說?努爾哈赤生前從未有過此意,即使病重也是清醒的,都沒說過此話,那麼皇太極根就什麼說的?皇太極也有根據,那就是大妃和大貝勒通姦事發,努爾哈赤震怒之中說的一句氣話。氣話也算依據?算!只要說過的都可以算,關鍵要看誰的手裡的傢伙硬。當時的皇太極手握兵權,他必須考慮周全。大妃阿巴亥的三個兒子,只有阿濟格22歲已經成年,多爾袞只有15歲、多鐸13歲,他們弱小保護不了母親。


大妃的死因​皇太極把阿巴亥當成繼位的政治威脅,必須剷除。不單單是為了這,當年皇太極的母親孟古姐姐就是被阿巴亥搶了風頭,29歲含恨而死,仇恨已經埋在11歲少年皇太極心中紮根,他又怎麼能養癰遺患,看著阿巴亥母子日益做大?

阿巴亥不想死,她非常留戀人世間的美好,還有他的幾個孩子,雖然這三個孩子無力保護母親。她踟躕、猶豫、迷茫、掙扎,皇太極是絕頂人尖子,看出來了,答應照顧好她的幾個孩子。大妃還是不想死,無奈之下,眾人只好七手八腳用弓弦縊死。還有說賜一匹白綾自縊而死。我認為不太可靠,雖然我不研究歷史,人求生的慾望不允許大妃自縊,所以說是被人用弓弦縊死還是符合常理。

四貝勒皇太極沒忘了殺人滅口,還記得那個告密的人嗎?四貝勒皇太極把告密的小妃代音察也一同殉葬,這就叫死無對證,誰也不能為大貝勒代善和阿巴亥翻案了,一石二鳥用到了極致。我最想不通的事,代音察告密、吃飯、殉葬一條龍,是不是被四貝勒皇太極慫恿和利用了,如今斯人已去,無從查起。大妃阿巴亥成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從歷史看是偶然,也是必然。

(照片來源~作者拍攝於蘇州園林,遼寧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