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之死!

擺脫《三國演義》,我們只談《三國志》,根據歷史來假說,而不是根據演義來再假說。先介紹一下劉皇叔的生平業績。

劉皇叔生於公元161年的河北涿縣,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代,十五歲時外出求學,與公孫瓚一起拜盧植為師,漢靈帝末年,與關羽、張飛一起討賊有功,遂為安喜縣縣尉,後因不滿督郵,暴打之棄官潛逃。在下邳又加入了何進的丹陽兵,再次與皇巾軍作戰立功,任高唐縣尉,後參加討董卓失敗,投奔公孫瓚,封平原令。194年,因陶謙懼怕曹操,故求救于田揩,劉備與其一起來到徐州,屯駐小沛,之後又留在了徐州做了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在198年之前,劉備被呂布趕跑,投了曹操,又把呂布趕跑,就算投靠了曹操,在此期間又接受漢獻帝的密詔,誅殺曹操失敗,又跑回徐州殺了刺史車胄,然後又被曹操趕跑了到了袁紹這,找了N多的藉口,一會兒要聯合汝南劉闢,一會兒又要聯合荊州劉表,總之得機會就得跑,終於還是讓劉備跑到了新野落了腳,請了諸葛亮,但是由於勢單力薄,還是要過著逃亡的生活,直到了赤壁戰後,征討荊南四郡後,才算喘了口氣。212年,劉備撕破了臉皮,佔了益州,219年佔了漢中,自立為漢中王,同年關羽被殺,220年曹丕篡漢,劉備自立為帝,221年發兵東吳,敗走白帝城,託孤於諸葛亮和李嚴,223年4月病死。

劉備之死!

不到500個字,把劉皇叔的這一生總結了大概,可以看到這500字裡有400個字都是在寫劉皇叔跑來跑去,最後還有幾十個字寫得是失敗、病死等等,劉皇叔這一輩子不容易啊,顛沛流離,居無定所,到了晚年才有了益州、漢中、荊州的一半,這些基業,因為要為關羽報仇,傾其所有,最終落得慘敗,其實這都是歷史中不應該發生的事情,若沒有這次吳蜀之戰,天下的格局不會是日後那樣,這些話不是今天的假說內容,我們暫且不說,再來看看劉備幾次有可能死於非命的經歷,以及帶來的變化吧。

縱觀《三國志》中對於劉備經歷的描寫,死得機會實在太多了,或者說就算不死,隨意哪次讓敵人逮住,那以後的歷史上就再也不會有這麼一個人、這麼一段歷史了,即使不對《三國志》有多大的影響。

劉備之死!

假說正式開始。

劉備的第一次“英年早逝”出現在為安喜縣縣尉任上,鞭打督郵後出逃,這時的劉備地位低微,他的逃跑甚至連追殺的人都沒有,想一想也是一件很無奈的事情啊,所以這次的“英年早逝”並不是生理上的死亡,而是心理上的“心死”。劉備的父親早亡,自己年幼時只能以織鞋販履維持生計,雖然心存遠大抱負,但是由於時運的不濟,以及對惡勢力的厭惡,這時候的劉備很容易對時事生厭的,如果不是在下邳又加入了何進的丹陽兵,劉備也許也就碌碌其一生,至於關羽和張飛也就自然的銷聲匿跡在茫茫江湖中了。我不知道,這一次劉備的“英年早逝”能給歷史帶來什麼,似乎什麼也沒有帶來,甚至連慣例為當朝記載的《安喜縣誌》也會因為劉備這個縣尉擔任的時間短,同時冒犯上級督郵而使領導出醜,也不予以記載,這個人啊,就像沒出生過,死了也就像沒死一樣。歷史對英雄的各種評價,最令人悲哀的莫過於不予評價,或好或壞,隻字不提,這才是給英雄豪傑們最噁心的評語。

劉備的第二次“英年早逝”出現在投靠曹操的時期,且說劉備收留了呂布在小沛駐紮,結果被這呂布襲取了徐州,不得已投靠了曹操,雖然又被封侯,又被任命為豫州刺史,但是手中一兵一卒也沒有,當什麼也沒用啊。曹操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征討呂布,幫助劉備報了這一箭之仇,但是一點也沒有放劉備外任的意思。曹操的謀士程昱說:“觀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終不為人下,不如早圖之。”

劉備之死!

而曹操眼中的劉備呢?

是這樣的:“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曹操對於劉備的評價也是相當高的,但是當時曹操對程昱的回答卻是:“方今收英雄時也,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這句話不用多加解釋,曹操明白程昱的意思,但是礙於博取天下的雄心,不能顯得自己過於小氣了,但是當劉備的翅膀硬了,盼曹,甚至接受密詔要殺曹的時候,曹操已經晚了一步下手,劉備跑到了劉表那裡了。曹操又感慨的說:“夫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生後患,將生憂寡人。”於是曹操派蔡陽追殺劉備,結果反倒是給劉備添了盤菜。壞消息傳回後,曹操又扼腕而言道:“劉備,吾儔也,但得計少晚!”

好了,我們換一種可能,別叫曹擦派蔡陽去追殺劉備,而是派出夏侯憞、夏侯淵、曹仁、曹洪、許褚、徐晃、張遼,這裡面任何一個人,甚至派兩個人、三個人都行,劉備都不至於逃脫,也許在汝南這個地方,劉備就會一命嗚呼了,曹操除了心腹大患,而且還是在“搖籃”里宰的,心情一定會非常興奮。

此時劉備的“英年早逝”留給歷史的也就是一段憂傷的惋惜,惋惜這位“準英雄”早早的死在了曹操的手中,甚至還沒來得及有塊地方。劉備這時候的死,對於歷史的影響不會很大,無非就是日後的三分天下,變成了孫權苦苦支撐著抵抗北方曹操的進攻,也會加速曹操南征的步伐,孫權依託長江之阻隔,也許能和曹操堅持一陣子,孫權自己也是個英雄,他也不原意投降,但是天時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佔得了,地利雖在自己手中握有長江和南方溼熱的氣候,但是得天下是要靠實力來說話的,孫權傾其所有也不過三五萬人,曹操用於南征的軍隊多達二十萬人,孫權之所以當時不願意投降也是因為諸葛亮和劉備的極力勸說,這下兩個人都不存在或出現不了了,所以孫權最終一定會在張昭等投降派的鼓動下將江東六郡巴士益州共授予曹操獻去,自己能落得個封侯就算不錯了。曹操得了江東,身後的益州、漢中、西涼,就像放在碗裡的肉了,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

劉備之死!

劉備的死實在是悲哀的死,不僅僅因為他本身肉體的消亡,而是因假說而“英年早逝”的他,連自己的歷史地位也一起假說得煙消雲散了,像灰飛一樣的湮滅了。對於三國曆史的愛好者來說,大多數人從劉備白帝城託孤之後就是一把一把辛酸淚的看完故事了,就像看水滸時,招安之後的悲慼場景一樣。劉備,作為後漢正統的延續,幾千年來賺得了絕大多數人的同情和眼淚,但是他最終的努力也沒有使得祖宗的江山能夠繼續或起死回生,其原因歷史為後人分析得很多、很透徹了,我這個假說也告訴了大家其中的原因,劉備不可能奪回漢室江山,就是因為一代梟雄,連早死都不能對歷史給與太大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