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封侯,死後封帝,他因何被稱爲「華夏第一神」

“三教盡皈依,正直聰明,心似日懸天上;九州享隆祀,英靈昭格,神如水在地中。”

這副對聯,出自清朝乾隆年間狀元秦澗泉之手。秦澗泉是南宋奸相秦檜的後裔,他所寫的這副對聯,是讚頌關羽的,懸于山西解縣的一座關帝廟中,。

對於關羽的事蹟,在我國可謂人盡皆知。但是,關羽生前從沒做過皇帝,又怎麼會被稱為“關帝”呢?這還要從關羽離世後說起。

生前封侯,死後封帝,他因何被稱為“華夏第一神”

陸樹銘飾演的關羽

關羽生前,曾被曹操表奏為“壽亭侯”,敗走麥城身死多年以後,蜀後主劉禪追諡其為“壯戮侯”。對關羽的祭祀,自三國、晉、南北朝乃至隋唐,大都是“士人感其忠義,歲時祭祀焉”,僅僅享受一些民間的香火。直到宋朝,關羽才被朝廷正式建廟祭祀。

第一位為關羽加封號的皇帝是宋徽宗,始加封號為忠惠公,民間始以“關公”稱呼關羽。大觀二年,徽宗又加封其為武安王,此後,無論是南宋、元、明,歷代皇帝都對關羽大為加封,但其封號爵位一直是“王”。

明中期,《三國演義》刊印發行後,受小說影響,民間對關羽的頌拜之聲日隆。萬曆二十二年,應道士張通元之請,萬曆皇帝將關羽的爵位晉為“帝”,廟號“英烈”。至此,民間改關羽稱號“關公”為“關帝”。

生前封侯,死後封帝,他因何被稱為“華夏第一神”

張山飾演的關羽

萬曆四十二年,皇帝再為關羽加封號,敕封其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至天尊關聖帝君。不僅如此,萬曆皇帝還封關羽的夫人為九靈懿德武肅英皇后,其子關平為竭忠王,關興為顯忠王,其部下週倉為威靈惠勇公。萬曆皇帝還為關帝配了兩名丞相,左丞相為宋朝的陸秀夫,右丞相為抗元名將張世傑。至此,關羽完成了由人至神的轉化。

清軍入關後,也許是滿清朝廷為了拉攏漢人民心,對關羽的加封祭拜活動不衰反盛。順治元年,欽定祭關帝之禮。九年,敕封“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靈護國保民精誠繆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整整二十六字的封號,已然超過了被民間尊為三界第一神的玉皇大帝的封號。

生前封侯,死後封帝,他因何被稱為“華夏第一神”

於榮光飾演的關羽

自宋徽宗為關羽加封號始,為關羽建廟的活動也在華夏大地展開。徽宗時,朝廷明令對關羽的祭祀規格同武成王廟(武成王即姜子牙);其後歷代皇帝當政,多有欽定寶地為關羽建廟者。明萬曆二十三年,敕封關羽的家鄉、山西解州關帝廟為“英烈廟”;清順治帝更規定,每年五月十三祭祀關帝,還對貢品和祭祀禮儀做了詳細規範。

在歷代皇帝把關羽列為國家正式祭祀對象的同時,民間更是建了無數關帝廟。以至於,“有井水的地方就有關帝廟”。關羽不僅被視為忠義的化身,還取代了趙公明的財神地位,成為了與文財神比干並列的武財神,以及武神、勝利之神、商賈保護神。

生前封侯,死後封帝,他因何被稱為“華夏第一神”

甄子丹飾演的關羽

明朝中後期、清代、民國初,人們對關羽的名字極為避諱,凡遇“羽”字,必少寫兩筆或寫作異形字,對關羽也只稱關公或關帝。清初,朝廷曾嚴令禁止演關公戲,後來禁令有所鬆動,但也不能提“羽”字,一概以“公”代之。扮演關羽的演員,必須十分虔誠,演戲前七日需淨身,不準行房事,後臺還要設立關公牌位,焚香禮拜,方能登場。

神化以後的關羽,其影響之深、之廣、之大,都是難以估量的。人們對關帝的崇拜和敬奉,逐漸超過了儒道佛及民間的任何一尊神靈,也難怪人們稱關羽為“華夏第一神”了。

(本人第一次在今日頭條發文,還望大家多多支持,留下寶貴評論,順便加一下關注。諸君,你們認為哪位演員的關羽扮相最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