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華人學者找到了母愛無私的科學依據

我們都說母愛是本能,但從生物學的角度,我們對“什麼是母愛”這個問題還知之甚少。最近,紐約大學醫學院的林大宇教授團隊為我們揭示了母愛背後的神經學機理。這項發表在《Neuron》上,且得到了《自然》官網特別報道的研究表明,

母愛行為果然深深地印刻在我們的大腦中。

贊!華人學者找到了母愛無私的科學依據

本研究得到了《自然》的特別報道(圖片來源:《自然》官網截圖)

我們知道,許多動物都有“護犢”行為。以小鼠為例,一旦幼崽走出巢穴外,母親就會把它們叼回安全的家。這一行為也引起了許多科學家的興趣。

贊!華人學者找到了母愛無私的科學依據

贊!華人學者找到了母愛無私的科學依據

贊!華人學者找到了母愛無私的科學依據

鼠媽媽連將三個寶寶叼回了家(圖片來源:紐約大學新聞稿所附視頻)

之前的一些研究發現,小鼠腦中的“內側視前區”(MPOA)與這一行為有關。為了闡明該行為背後的機理,科學家們對這一腦區中的數百萬細胞進行了仔細的分析。這些研究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當母鼠發現寶寶跑出巢穴外,決定將它們叼回家的時候,這個腦區裡表達雌激素受體alpha的少數細胞最為活躍。而當寶寶回到家後,這些細胞的活躍度就開始下降。

這些細胞是否就是母愛行為的一大關鍵呢?科學家們通過一系列巧妙的實驗證實了這一點。首先,他們利用化學手段,在母鼠中激活了這些細胞。研究表明,這些細胞一經激活,就會立刻讓母鼠去尋找自己的寶寶;其次,研究人員在未經交配的小鼠身上重複了這一實驗,並發現只要這些細胞被人為激活,還沒當上媽媽的小鼠就會母愛大發,把不是自己的寶寶給叼回巢中;最後,當這些細胞的活性被抑制後,相應的母愛行為也就隨之消失不見了。

換句話說,這一特定的母愛行為,早就寫進了動物的大腦裡!

贊!華人學者找到了母愛無私的科學依據

本研究的示意圖(圖片來源:《Neuron》)

進一步的研究,則闡明瞭多巴胺在這一過程中的作用。原來,這些表達雌激素受體alpha的神經細胞會映射到產生多巴胺的腦區,而抑制這一腦區裡的細胞,同樣會抑制母愛行為的產生。這表明多巴胺可能是驅動這一行為的關鍵。

我們相信這項研究顛覆了對多巴胺系統長久以來的認知,即它只在‘好行為’之後才會產生,” 林大宇教授說道:“我們認為多巴胺可能驅動了某些行為。發生這一切時,動物還沒有感受到愉悅和滿足。”

贊!華人學者找到了母愛無私的科學依據

本研究的通訊作者林大宇教授(圖片來源:紐約大學官方網站)

由於哺乳動物的諸多生化機制在演化上趨於保守,這項研究有望能解釋人類的一些母愛行為,或是幫助母親與嬰兒建立起更深的紐帶。下一步,科學家們計劃尋找是什麼驅動了母親大腦的這一變化。此外,他們也將探索公鼠大腦裡是否有類似的機制。

總結來說,林大宇教授團隊的發現表明母愛行為深深地印刻在動物的腦細胞中。這種受生物學驅動、不需多想、近似於本能的愛,也許才是世界上最為無私的愛吧。

[1] A Hypothalamic Midbrain Pathway Essential for Driving Maternal Behaviors

[2] Study Shows How Moms' Brains Are Hard-Wired to Gather Young

[3] 林大宇教授實驗室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