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寺就是雲南大理三塔公園之「崇聖寺」,你知道麼?

崇聖寺的建於南詔時期,具體建造情況說法不一,《蒙段諸異僧》記載:“原崇聖寺初建於詔初,為詔王閣羅風與吐蕃國師贊錯證盟處,為吐蕃使臣駐地。

天龍寺就是雲南大理三塔公園之“崇聖寺”,你知道麼?

崇聖寺佛像以《宋時大理國畫工張勝溫畫倦梵像》等為藍本按大理多元文化、佛教禪宗密宗兼容的特色佈局雕塑五百九十八尊件佛像法器,均用青銅燒鑄而成,除禪宗元祖和九位出國為僧的皇帝系凡人不貼金外,其餘五百七十四尊都貼金彩繪,建築群落採用細白麻石和青草石進行牆地面鋪貼和臺階踏步的支砌,柱礎佛臺均用大理石漢白玉,整個群落石料整齊劃一恢弘大氣,體現大理石文化特色

天龍寺就是雲南大理三塔公園之“崇聖寺”,你知道麼?

它東對洱海,西靠蒼山,位於大理古城北約一公里處。歷史上有9位大理皇帝在崇聖寺出家,它就是《天龍八部》中出名的“天龍寺”

天龍寺就是雲南大理三塔公園之“崇聖寺”,你知道麼?

崇聖寺和出名的布達拉宮不一樣,其中建築主體鋼混結構為主,斗拱門窗及細部裝飾全用上好紅椿木精雕細刻,中軸線建築採用最高規格的金龍金鳳荷喜彩,兩次軸線建築採用莊重典雅的玄紫彩,廊閣內院採用活潑詼諧的蘇式彩。

天龍寺就是雲南大理三塔公園之“崇聖寺”,你知道麼?

經南詔之後的大理國,佛教較南詔更為發展,有“佛國”“妙香國”之稱。崇聖寺建成之後即為南詔國、大理國時期佛教活動的中心。崇聖寺所崇之“聖”為觀音,當時,大理地區對觀音崇拜極為勝行 [5] 。大理國二十二代皇帝中,曾有九位到崇聖寺出家為僧。公元1056年,緬甸國王曾兩次來崇聖寺迎佛牙,大理皇帝段思廉在寺中以玉佛相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