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清朝十二帝的各種不同死因(上)

清朝的皇帝死亡原因比較複雜,大部分都不是壽終正寢的,今天跟大家聊一聊清朝皇帝的死因。

從清太祖努爾哈赤開始算清朝一共12位皇帝,今天先給大家講講前面六位皇帝的死因。

盤點清朝十二帝的各種不同死因(上)

黃景瑜飾演的努爾哈赤

關於努爾哈赤的死因,史學界一直眾說紛紜,而爭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他是被袁崇煥的炮火所傷,鬱憤而死,還是因為身患毒疽,不治身亡。總而言之從他開始就不算壽終正寢,但是作為開國皇帝,雖然沒開好頭,但也算正常的。

盤點清朝十二帝的各種不同死因(上)

劉愷威飾演的皇太極

而第二任皇帝就是孝莊的老公皇太極,史書上的記載是“無疾而終”,在清寧宮南炕處理政務的時候突然死亡的。皇太極一生勤於政事,事必躬親,導致積勞成疾,加上他的寵妃宸妃之死,感到悲痛不已,使潛伏的重病一朝突發,瞬間猝死,因此引起諸多猜疑。

盤點清朝十二帝的各種不同死因(上)

順治皇帝畫像

皇太極之後就是順治帝福臨,他的死一直很出名的,史書上說他是葬於河北遵化清東陵的孝陵,因為鬱鬱寡歡,感染天花而死。當然當時有很多野史說他並不是死亡而是出家了。所以他的死亡也是比較有爭議的,死因也是比較奇怪的了。

接下來就是作為千古一帝的康熙——玄燁了,他是比較長壽的一個皇帝了,康熙自四十七年冬開始,疾病纏身,衰老體弱,心悸幾危,右手失靈,頭暈、腿腫,“稍早起,手顫頭搖,觀瞻不雅”,“心跳之時,容顏頓改”,可能患老年心臟和血液循環方面的疾病,死得比較突然。著名清史專家孟森認為,康熙當年的病情並不重,突然死亡,不能不使人生疑。曾身臨其境的意大利人馬國賢記載:“駕崩之夕,號呼之聲,不安之狀,即無鴆毒之事,亦必突然大變,可斷言也。”

盤點清朝十二帝的各種不同死因(上)

《康熙王朝》劇照

這裡就有一個歷史小故事,說雍正是篡改了遺書把傳位十四阿哥改為了傳位於四阿哥,當然這顯然是後人腦補出來的,就算篡改了遺書也不可能是這麼篡改的,畢竟古時候的於跟十可不像現在這麼寫。

關於雍正之死,史書記載非常簡單,只是說,前一天,雍正在圓明園行宮病重,第二日下午病危,急召大臣,當晚即死掉了。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雍正的死亡,史料沒有記載。張廷玉的私人記錄,當時雍正七竅流血,令他“驚駭欲絕”。雍正暴卒,官書不記載其原因,這自然就引起人們的疑惑,再加上當時關於他為人的傳說和評論頗多,就更容易引起人們的猜疑,於是就產生了各種說法。

民間最為流行的說法是,當時有一位俠女叫呂四娘,她的父親和爺爺都因文字獄被雍正殺害。為報仇,呂四娘砍去雍正的頭。因此,在安葬雍正時,只好鑄造了一顆金頭。不過這個是民間傳說,個人覺得可能性還是比較小的。我比較傾向於過勞死,大家都知道雍正是一個勤政的皇帝,一輩子勤勤懇懇到比工作狂還要誇張,事情做不完就一直熬夜,最後才導致猝死。

盤點清朝十二帝的各種不同死因(上)

被玩壞的雍正表情包

雍正之後就是敗家子乾隆了,這個皇帝的死因沒什麼好糾結的,基本上就是死於年紀過大,享年八十八歲,算是為數不多的壽終正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