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沒有腿疾,爲什麼輪椅卻成了他的標配?

提到諸葛亮,大多數人都會不由自主的,在腦海中勾勒出這樣一個形象——兩軍對陣。大戰一觸即發的關鍵時刻,

他淡定的坐在四輪小車上,輕搖著羽扇,彷彿胸有成竹,非常令人信服。

諸葛亮沒有腿疾,為什麼輪椅卻成了他的標配?

人們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想象,大多是因為《三國演義》的影響,畢竟在演義中,鵝毛扇和四輪小車,都是他的標配。傳說中,他的鵝毛扇是黃月英的嫁妝,其中密密麻麻的記載著兵法,對他大有助益,而在真實歷史上,羽扇則是文士的標配之一。

所以不管從哪個角度看,他手持鵝毛扇,都理所當然。但是他為什麼一直坐四輪小車呢?通過《三國演義》的描述,我們不難得知,雖然小說中沒有明說,但是諸葛亮乘坐的四輪小車,應該是一個椅子的形狀,配有四個輪子。

諸葛亮沒有腿疾,為什麼輪椅卻成了他的標配?

行動的時候,需要有人負責推車,基本上相當於一個輪椅。可是,我們都知道,諸葛亮根本沒有腿疾,那麼輪椅為什麼會和羽扇一起,成為了他的標配呢?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認為,諸葛亮僅是一個謀士,不會騎馬是非常正常的,他臨陣指揮的時候,既不能站在地上,也不能乘坐馬車或轎子。因此,這樣一個四輪小車,最為合適。然而,不管是真實歷史上,還是《三國演義》中,都有諸葛亮騎馬的描寫。

諸葛亮沒有腿疾,為什麼輪椅卻成了他的標配?

例如《三國志·先主傳》記載,長坂坡之戰時,“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在設計生擒張任時,則曾棄車上馬。也就是說,這種猜測,是完全不成立的。

另外,有一種傳說稱,商周時期的姜子牙,轉世成了孫臏,被挖了膝蓋,不能走路。之後又轉世成了諸葛亮,雖然不再有腿疾,卻習慣了輪椅。所以他明明會騎馬,上戰場時,卻還是坐輪椅出場,這種說法更是無稽之談。

諸葛亮沒有腿疾,為什麼輪椅卻成了他的標配?

除了這兩種說法之外,還有網友故意惡搞,稱諸葛亮躬耕隴畝的時候,因為溼氣太重,患上了關節炎;所以大多數時候,只能靠輪椅行動。那麼,輪椅成為諸葛亮標配的真實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其實,如果我們翻閱,其他與三國有關的文學作品,就會發現,僅有《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是乘坐這種四輪小車的。在其他人的筆下,諸葛亮臨陣指揮,乘坐的是素車。例如《三國志平話》中寫道:“武侯引三千軍,輕弓短箭,善馬熟人,軍師素車一輛。”

諸葛亮沒有腿疾,為什麼輪椅卻成了他的標配?

宋代《類說》中,也有類似的描寫。素車並非輪椅,而是一種沒有裝飾,且行動輕便的戰車,是統帥指揮戰爭專用的。只不過,到了擁劉反曹的《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素車,便被換成了類似輪椅的四輪小車。

可能作者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改寫,主要為了突出諸葛亮的自信,畢竟這樣的四輪小車,用來逃跑的話,一點都不實用,諸葛亮敢乘這樣的小車,出現在戰場上,表明他有必勝的信心。而他這樣的形象,也更容易在讀者心目中,留下一個算無遺策的印象。

諸葛亮沒有腿疾,為什麼輪椅卻成了他的標配?

只不過,因為《三國演義》流傳度最廣,這樣的諸葛亮也更深入人心。所以,在世人心目中,縱使諸葛亮沒有腿疾,輪椅也成為了他的標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