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动辄赏赐万金,这个金真的是很多人认为的铜吗

熟读历史的人,经常能在史书中看到某年某月,皇帝赏某位大臣将军千金、万金,由于这样的记载太多了,如果将所有史书中的赏赐加起来的话,将远远超过现在的黄金存世量。于是很多人就对这样金产生了质疑,认为这里面的“金”并不是指的黄金,而且同样作为货币被大量使用的铜。那么真实的历史中,这些皇帝赏赐的真的仅仅只是铜吗?

正如货币的演变经历了多个阶段一样,这个皇帝所赏赐的“金”在不同的阶段也是有着不同的含义的。在战国之前,由于受生产力的影响,青铜作为人类第一种加工提炼出来的金属,它的价值是比自然存在的黄金的价值要高出很多的,自然而然作为货币流通。因此在那个黄金不值钱的年代里,这个“金”值得就是青铜了。

古代皇帝动辄赏赐万金,这个金真的是很多人认为的铜吗

战国以后,铜器已经是普及的东西了,黄金由于存世量少,它的价值开始超过铜,因此在战国到西汉这段时间里,这个“金”就存在着两种含义,一种的黄金,一种是铜。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商鞅变法的时候,在城门立根木头,谁能把这个木头抗进城里就赏十金,后来更是涨到了五十金。而在《史记 陈丞相世家》“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这里的赏金就很吓人了足足四万斤,就算是汉朝的一斤只有现在的250克,四万斤也有10吨了,这个数额实在的太大了。

一个是五十金,一个是黄金四万斤,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两者的描述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赏陈平的时候后面明确加了个数量单位斤,而商鞅变法中的赏赐则只是写五十金。其实是因为这两个“金”分别指的是不同的物质,商鞅变法中的金,是指的我们现在的黄金,而陈平的黄金四万斤中的黄金反而指的是黄铜。

古代皇帝动辄赏赐万金,这个金真的是很多人认为的铜吗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这段时间里,黄金和铜是同期并称的,而且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交换比例。清朝后期的龚景张和龚心铭父子两人都爱好收藏,他们在寿春地区发掘了大量“爰金”,即方形金块,这些“爰金”在当时主要是用于犯人赎罪的,在《尚书·舜典》:“金作赎刑”有明确的说明。通过龚景张和龚心铭父子所发掘的实物,我们可以知道这个“爰金”确实是实实在在的黄金,但是在《孔疏》又明确的记载这些“爰金”是铜,“金以赎罪,古用铜,赤金也。”

因此我们可以大胆的假设,在战国时期,黄金和铜两者同时作为货币存在于市面上,且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兑换比例。这也就是为什么商鞅的赏金和陈平的赏金之前悬殊如此之大的原因了。

古代皇帝动辄赏赐万金,这个金真的是很多人认为的铜吗

而到了东汉时期,铜作为货币的使用就已经是非常普及了,因此我们在研究东汉之后的史书,我们会发现这段时间的赏金后面都会加上多少多少钱,如赏金十万钱,这个钱指的就是铜钱。如果是真的赏赐黄金的话都会明确说明“赏金千两”,但是这种很少,大多数都是赏金多少钱,这也就是我们通常人所理解的赏金指的是铜。

古代皇帝动辄赏赐万金,这个金真的是很多人认为的铜吗

元代以后,白银开始作为货币在社会中流通了起来,这个时候的货币有三种,分别是黄金、白银、铜钱。而由于黄金与白银的单价比铜钱高出许多,因此铜钱就不在作为赏赐品,元代以后皇帝赏赐的货币中就是黄金和白银两种,并且在赏赐的时候会特别注明出来,如“月赏金五十两,银二百两”。因此这个时候皇帝如果说赏金多少多少的话,这里的“金”就是实实在在的黄金了。

看到这里很多人肯定会有疑问,在明清时期的很多文人的作品中经常会提到某某物品价值多少金,这里的“金”难道也是值得黄金吗?其实不是的,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所提到的价值多少金就和我们现在说的什么东西值多少钱一样,这个“金”指的的货币单位,也就是当时作为主要流通货币的白银。因此这里说的某某物品价值多少金就是说的值多少两银子,只有说金多少两,带有计量单位的才是指的黄金。

古代皇帝动辄赏赐万金,这个金真的是很多人认为的铜吗

所以说,关于古代皇帝动辄赏赐大臣、将军多少金,这其中的“金”我们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是黄金,更不能是现在主流所认为的铜。这个“金”在不同的年代有着和不同的含义,总体总结下来的话在战国之前,“金”指的就是青铜。而到了战国至东汉时期,这个“金”要分开来看,如果是说赏多少金的话,这个“金”就是指的黄金,而如果是说赏金多少斤的话,这个“金”就指的铜。

到了东汉至元代初期,这个时候铜钱作为主要的流通货币,这个时候的赏金中的“金”再一次单纯的为铜钱了。直到元末明清时期,单纯的说价值多少金的话,这个“金”指的的白银,而带有计量单位的金多少两,则是很明确的指的黄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