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引纠纷 微信速调解

5月30日,濮阳县法院借助手机微信成功调解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法官通过微信与被告同步沟通,经认真、细致的调解,促使原、被告双方就借款纠纷达成了和解意见。

借贷引纠纷 微信速调解

2016年11月29日,王某甲与某信用社签订个人借款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28.5万元,借款期限为2016年11月29日至2017年11月29日,王某乙、晁某为该借款提供连带担保责任。借款到期后,王某甲未履行还款义务。5月14日,该信用社诉至濮阳县法院,要求借款人王某甲,担保人王某乙、晁某偿还借款本金28.5万元。

濮阳县法院民二团队受理该案件后,承办法官随即向原告某信用社委托诉讼代理人详细了解案情,并同时向被告王某甲、王某乙、晁某邮寄送达民事诉状、开庭传票等相关诉讼法律文书。开庭当天,只有原告某信用社委托诉讼代理人和被告方借款人王某甲到庭应诉,担保人王某乙、晁某均未到庭。为了尽快化解纠纷,承办法官通过电话与王某乙、晁某某取得联系并添加了他们的微信,在原被告双方均同意的前提下,通过微信与未到庭的王某乙、晁某进行案件证据审核,事实认定并沟通调解意见。经调解,被告王某甲同意分期偿还原告某信用社借款本金28.5万元,被告王某乙、晁某某同意为该借款继续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并制定了还款计划。

承办法官在出具调解协议及民事调解书之后,为保证调解书的合法有效均未向各方当事人送达。为进一步确保调解协议内容是未到庭的被告王某乙、晁某的真实意愿,承办法官利用当天下班时间,立即驱车赶往被告王某乙、晁某所在辖区,并当面告知他们要督促被告王某甲按照调解协议定期还款。被告王某乙、晁某对其通过手机微信发表的调解意见进行了追认,均在调解协议笔录上签字。此时,承办法官才将民事调解书向各方当事人送达,该案件顺利调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