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皇帝向戶部借10萬銀子改善伙食,大臣爲了充盈國庫一分未借

萬曆皇帝向戶部借10萬銀子改善伙食,大臣為了充盈國庫一分未借

我們知道,在清朝時期,皇家廚房被用來為皇帝做飯,所以在明朝,有專門的機構為皇帝做廚師嗎?

是的,那就是光祿寺。

當然,確切地說,光祿寺不僅僅是為皇帝做飯,整個宮殿的食物問題是由光祿寺解決的。此外,光祿寺還負責舉辦一些重要節日的筵宴,如正旦、聖節和冬至。在每一次宴會和日常談話結束時,皇帝邀請他的大臣們共進晚餐,這也是光祿寺的責任。在宮殿裡舉行各種祭祀儀式,如“福胙”和“福酒”等祭品,以及在皇陵中設置的牲醴等祭品,都是由光祿寺準備的。

萬曆皇帝向戶部借10萬銀子改善伙食,大臣為了充盈國庫一分未借

因此,光祿寺非常繁忙和昂貴,根據《明會典》的記載,光祿寺每年消耗約19 000頭豬、11000頭羊、40頭牛、32000只鵝和37 000只鴨子。由於牛是寶貴的農業原料,所以它們不敢使用超過40頭的牛。一般來說,光祿寺可以輕易地在一年內吃掉一個大農場。

光祿寺有許多廚師,明宣宗朱瞻基年間,光祿寺的廚師人數達到了6884人,足以組成一支龐大的軍隊,嘉靖後,光祿寺的廚師數量逐年減少,最低為3400人。

萬曆皇帝向戶部借10萬銀子改善伙食,大臣為了充盈國庫一分未借

有這麼多的廚師要養,錢就像水一樣流出來,粗心大意可能導致超支,在1579年,光祿寺在年底沒有錢,因為它沒有注意到節儉,而且習慣了奢侈,隨著新年的臨近,我們不可能用空的肚子來慶祝農曆新年明神宗朱翊鈞(萬曆皇帝),不得不厚臉皮地從住房部申請一筆10萬兩白銀的貸款。

對皇帝來說,從家庭部門借錢並不難,更不用說小額貸款了,然而,內閣首輔張居正出人意料地拒絕了,張居正說,住房部一直無法維持收支平衡,目前正處於危機之中。

萬曆皇帝向戶部借10萬銀子改善伙食,大臣為了充盈國庫一分未借

當時的萬曆皇帝只有16歲,雖然他已經當了7年的皇帝,但七年的政府事務基本上由高拱、張居正和其他內閣大臣決定,聽了這話,他無可奈何,只好停下來。

因此,萬曆皇帝並沒有從住房部借一分錢。

不僅如此,張居正還要求萬曆皇帝“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上愛民如子,而在外諸司營私背公,剝民罔上,宜痛鉗以法。皇帝又增加了財政緊縮,在宮殿裡所有的使用,服務,獎勵,佈施,裁省禁令。

在張居正的大斧子下,蘇和松應天織造,把大部分的都砍掉了,慈慶宮、慈寧宮、武英殿的建設停止了,即使是宮中的上元節燈火、花燈費也不例外。

萬曆皇帝向戶部借10萬銀子改善伙食,大臣為了充盈國庫一分未借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張居正正在給萬曆皇帝講課,為了節省點蠟燭的費用,張先生把上課時間從晚上改為早上。

作為內閣的第一任部長,張先生自然樹立了榜樣,根據規定參與編撰第一個皇帝檔案的人可以舉行宴會,張居正參與編撰明宗的記載時,他向萬曆皇帝提出退出宴會,他說:“一場盛宴的花費,數百美元,並不一定是省錢的方法。”

在張居正“斤斤計較”的堅持下,國家財政支出大幅減少,使國家財政變得充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