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特有的"流魚"奇觀是怎麼形成的?

545288856875


7月7日,黃河平陸段再次出現特有的“流魚”奇觀。每年6月下旬到7月上旬間,黃河三門峽水庫為防洪和調水調沙進行集中洩洪,隨著水位逐漸下降,黃河流速加快,水中泥沙泛起導致供氧不足,水中的魚兒紛紛浮出水面,形成特有的黃河“流魚”奇觀。每到流魚出現,沿岸居民就成群結對地趕往黃河岸邊,或參觀、或撈魚。

7月4日,因黃河三門峽水庫開閘放水,黃河水量速增,往日澄清平靜的水面也因流速加快而呈現出渾黃的顏色,有經驗的當地民眾知道即將出現流魚現象,紛紛拿著漁具冒著大雨到岸邊等待,期望能夠撈到純正的黃河大鯉魚。在一個黃河渡口,有人開著氣墊船下到河中心撈到了數十斤魚,剛一上岸,就被岸邊等待的民眾搶購一空。

圖為7月4日,幾名男子冒著大雨在黃河岸邊等待流魚出現。

圖為一名男子在擺渡船上觀察了一會後,發現沒有魚浮頭,扛著抄網上岸。

據一名等待撈魚的男子介紹,從當前的河水流速和渾濁情況看,如果出現站在岸邊就能撈到的流魚,預計還要等待一段時間。“我今天來岸邊兩次了,就是來看水情和魚情的,因為流魚一旦出現,時間很短,幾個小時就過去了,如果錯過就只能等明年。”圖為在岸邊等待流魚的人們。


山西晚報


早先在老家時經歷過的。一般都是陰曆六月初六流魚兒。那時的小浪底還是個村名。因為此時恰逢訊期,三門峽放水,滾滾黃水夾雜著大樹小枝還有菜果土豆等洶湧而下,小小少年隨父輩鄉鄰衝向河灘,大小都各自依經驗佔據有利地行,觀河水察魚情,都有收穫。因為河水夾雜著泥沙雜物,水裡的溶解氧濃度會降低,魚兒會出水面換氣呼吸,更有嗆死的也有很多,所以形成奇觀,有時會有三天二天時間,有時半夜有敵情也會突然行動,因為三四十年前的老家河灘有果園,瓜地,莊稼地,有人值守園地,所以隨時知道河水動靜。現在仍有熱鬧場面,只是電話偶有知曉。滿滿的回憶,滿滿的鄉情鄉愁鄉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