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魏曉青|童年 父親

點擊上方“芝蘭園”關注我們

「亲情」魏晓青|童年 父亲

【原創首發】作者 | 魏曉青(原創作品 侵權必究)

眼睛看到“父親”這兩個字,我的心就感覺特別親,童年裡最多的溫暖來自父親。

父親是春天的田野裡為了跟隨我稚嫩的腳步慢慢前行而不斷調整自己步伐的高大身影。我拉著他粗糙溫暖的手指從幼兒開始直至走過整個童年;父親是夏天的夜晚老皂角樹下乘涼時舒適的懷抱,我可以不停地爬進去,跳下來,折騰個沒完沒了;父親是秋季村邊山坡上行走的魔術師,總會給我變幻出意外的驚喜——青紅相間的酸棗,橙黃的柿子,穿著鎧甲的核桃……冬天,父親是寬厚的脊背,我們兩個一起走著去二奶奶家看電視,回來時他一個人揹著睡熟了的我走在寂靜的夜。

童年最溫馨的記憶都與父親有關。他是一個溫和的人,很少發脾氣,尤其是在孩子面前。農村的小孩子只要身體健康,大都很調皮。我每天兩隻小眼一睜,一天的搗蛋日程就開始了,上躥下跳,一刻都不會安靜下來,今天打碎一隻碗,明天掐幾朵開得正豔的花,後天追著小雞跑,每週都有不幸的事發生。媽媽總是每天扯著嗓子不停地罵,有時還會帶上動作,讓我耳朵疼、身體疼。但是父親卻從來不會這樣,他常常是和顏悅色地講道理,偶爾會聲音大些,卻不會像媽媽一樣咒罵,更是從來沒動過一根指頭。印象最深的是小時候偷家裡的錢(那時候還是一根冰棍五分錢,錢特別值錢的年代),父親很生氣,可終究也只是罰跪,還給了墊子。別人家的孩子父親也一樣喜歡,給他們講個笑話或者有趣的故事,讓每個孩子都高高興興的。

「亲情」魏晓青|童年 父亲

童年最美的味道就是父親炒菜的味道。

父親是1956年出生,提起童年,他刻入骨髓的印象是——飢餓。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家家戶戶餓肚子,那些和他差不多大的小孩子每天都是蹲在食堂外面等吃的,沒力氣玩,甚至沒力氣站起來,他那時候做夢都是想吃一頓飽飯——饅頭、疙瘩、紅薯甚至糠窩窩都可以。

自己小時候實現不了的夢想總會拼命彌補給下一代,最初是每到過年,爸爸都會弄一套豬雜碎,胃、大小腸先是用自來水一遍一遍的沖洗,再用鹼面泡著洗,反覆洗十多遍才行;豬頭要用鐵鍋盛了松香燒融化之後澆到豬頭上來去除豬毛。一番捯飭下來,常常從下午忙到深夜才好,父親用汗水與愛給我們製作出豐盛的過年飯。

後來家裡條件漸漸好轉,每到週末,父親都會想著法地給我們做好吃的,糖醋茄子、燉牛肉、紅燒魚、肉餡餃子……一想起來就流口水。做好了,總是先給爺爺奶奶送一大碗過去,然後才能祭我們兩個小饞貓的五臟廟,父親媽媽只是象徵性的吃一點。為了討好我們的嘴,父親練成了村裡有名的大廚,街坊鄰里誰家要請客擺酒宴,父親都是掌勺的。

最容易滿足的人是父親。他可以做那麼多好菜,但最喜歡吃的食物僅僅是餃子而已。因為每到過年,常常有吃不盡的餃子,所以我心裡對餃子是有一些牴觸的。不過這幾年,有機會我就會琢磨琢磨餃子,怎麼和麵勁道,怎麼調餡出味,怎麼包餃子不容易破,總想包出美味的餃子給父親吃,想把童年的味道包進小小的餃子裡。

「亲情」魏晓青|童年 父亲

每次都是先和了面,再擇菜、洗菜、調餡,常是香菇韭菜肉餡的,多放些十三香,弄得香味四溢了才好,然後擀片、包餃子,偶有失手的,父親也總是吃著說“香”。

此時,耳畔總會響起——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魏曉青文學愛好者 。林州市黃華鎮教師。


©原創作品 授權發佈 網圖提供證明付酬 打賞>10元付酬 <10元平臺維護

因微信系統修改,【原創】標識處只能顯示開通讚賞的賬戶,芝蘭園公眾號公用讚賞為“作家呂志勇”,此賬戶即為【公用賬戶】。

作者版權仍歸作者所有,我們在題目、開篇及作者簡介處均清晰標明作者,尊重原創,拒絕抄襲,未經平臺和作者同意,不得私自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