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刺秦明明可以得手,爲何最後關頭放棄

荊軻刺秦明明可以得手,為何最後關頭放棄

秦王嬴政重用尉繚,一心想統一中原,不斷向各國進攻。他拆散了燕國和趙國的聯盟,使燕國丟了好幾座城。燕國的太子丹原來留在秦國當人質,他見秦王嬴政決心兼併列國,又奪去了燕國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國。他恨透了秦國,一心要替趙國報仇。但他既不操練兵馬,也不打算聯絡諸侯共同抗秦,卻把燕國的命運寄託在刺客身上。

後來,太子丹物色到了一個很有本領的勇士,名叫荊軻。公元前230年,秦國滅了韓國;過了兩年,秦國大將王翦佔領了趙國都城邯鄲,一直向北進軍,逼近了燕國。燕太子丹十分焦急,就去找荊軻。要他去刺殺秦王。

就此,拉開了歷史上的著名事件——荊軻刺秦的帷幕。

荊軻刺秦明明可以得手,為何最後關頭放棄

公元前227年,荊軻從燕國出發到咸陽去。

可以想象這一路下來荊軻的所見所聞:馬車駛出燕國邊境,駛過滿是荒煙蔓草的曠野,駛過高峻險惡的大山,駛進人煙密集的城鎮,駛進物資阜盛的城郭,離秦國越來越近,他的心越抽越緊,心中的怒火也越聚越多。

路旁時常有餓死的人的屍首,小村中常見兵士劫掠後放火的濃煙,瘦弱疲憊的農人掙扎著在田間勞作,寒風從頹壞的牆縫吹進貧寒的人家,吹在身無完衣的百姓身上。戰火、殺戮帶來了無邊的災難。

荊軻刺秦明明可以得手,為何最後關頭放棄

或許就是這些見聞改變了荊軻的想法:百姓的苦痛是因為戰爭,假若秦統一天下可還會有戰爭?秦的國力乃諸侯之最強,六國自是無與爭鋒,殺了秦王於天下蒼生何益?太子的個人恩怨與天下生靈的命運哪一個更重要?

於是,圖窮匕現,荊軻用匕首去刺秦王,卻給了他逃跑的機會;環柱而走,他有九次機會,卻讓秦王能拔劍傷到自己。

或許這就是他失敗的原因吧!

本文和歷史正文不同,您有更好的觀點可以提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