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上任第一個重用的官員,此後竟不得不修改對其評價

康熙六十一(1722),雍正剛剛繼位就給時任代理的雲貴總督高其倬予以轉正,由此高其倬成了雍正最先使用的地方督撫大員。

史載高其倬學問非常廣泛,“於學靡不窺,天文地理皆洞悉,而詩尤工。”他是遼寧鐵嶺人,隸漢軍鑲黃旗,康熙三十三年進士,遷內閣學士。歷任雲貴、閩浙、兩江總督。在閩請解除民間出海貿易禁令,後以故降為江蘇巡撫。乾隆初,官至工部尚書,是大清朝為數不多的多省總督經歷卻官越做越小的一位。

雍正上任第一個重用的官員,此後竟不得不修改對其評價

高其倬

從雍正二年開始,高其倬在雲南大力推行雍正新政頗得雍正賞識,在諭旨裡說:“你辦事朕是放心的”,叮囑他說“你身子干係甚大,一點輕忽不得。”並表示在接到高其倬的奏章,論事條理清晰,辦事井井有條,“無南顧之憂矣。”《諭旨》

不光如此,雍正對其他人談起高其倬更是讚不絕口:“朕先前不過以為他也就是一個老好人,如今看來著實都很好,上上有為的一個好封疆大臣。”《雍正檔》

雖然對他也有過一次警告,但雍正看來這些只是就事論事,在雲南因官兵激怒苗族事變後,雍正非常生氣,並對其警示說:“爾和趙坤、毛文銓何故隱瞞不行奏聞?……若在如此隱瞞,不更寬貸矣。”《諭旨》

此後高其倬緊急控制形勢,逐漸又得到雍正信任,在硃批中獲得“第一大臣”的美譽。

雍正上任第一個重用的官員,此後竟不得不修改對其評價

雍正

然而此後不久,高其倬迎來了第一次嚴峻的政治立場考驗,原來年羹堯出事後,雍正不遺餘力對其餘黨清繳,結果發現高其倬竟然與年羹堯為連襟,又同屬一旗,並且還一同在國史館做過同事,可謂交集很深,雍正懷疑二人有朋黨嫌疑,下諭旨進行調查。高其倬關鍵時刻表明立場,與年羹堯進行切割,並強烈呼籲嚴辦年羹堯說:“年羹堯既不知自處,惟皇上有以處之。”《年羹堯專輯》此後雍正對其與年羹堯劃清界限後開始對其大力提拔,四個月後加太子少傅,高其倬因禍得福,反而因年羹堯案後的震盪升官,可見其人政治手腕老到成熟。然而高其倬的同族堂兄又個其添了麻煩,他的堂兄叫高其佩因深度捲入年羹堯案而被問責,雍正給其另一個堂兄江南提督高其位的硃批說:“爾諸弟高其倬頗好,當獎勸之,令其加勉;惟高其佩申述卑汙鄙賤,日以逢迎年羹堯為事,亟宜再三訓飭,令其悔改。”《諭旨》

雍正四年,在發現鄂爾泰後,他欣喜若狂地說:“朕又得高其倬一人矣,可喜之至。……汝二人實朕之寶,棟樑之器。高其倬朕視較汝還優。朕原許你朕第一大臣,今日要許你第二人也。”《雍正檔》

雍正上任第一個重用的官員,此後竟不得不修改對其評價

鄂爾泰

此後不久,雍正將高其倬與怡親王、鄂爾泰三人視作肱骨心腹,並信誓旦旦地對鄂爾泰說:“當代惟高其倬、汝三人,朕保再不移志者,其他朕實在不敢信其必爾。”就是說我這輩子除了你們三個,我再不喜歡任何臣下了。連他都不曾想到,田文鏡、李衛日後的出現。

幾個月後,鄂爾泰迅速替代了高其倬在雍正心裡的位置,成了“朕今日實以卿為第一也。”

這其中有一些複雜背景,原來高其倬在調往福建出任閩浙總督後緊急處理災荒,以防發生民變,但是在應該處理彈劾有關人員上卻下不了手,雍正認為他要做老好人,說他是“好好先生”,嫌他“少覺軟懦,偏於自為,才品老成,操守亦好,但嫌過於謹慎,偏於善柔。”果然高其倬在福建因手段過於軟弱,因地方官未能將各處送來的賑災米下放,引起百姓騷動,雍正派人調查,結果一次處理五十餘名官員,高其倬難以脫掉干係,此後高其倬迅速失寵。

雍正七年,高其倬因未能妥善履職,被部議革職,最後降三級留任。雖然幾年後高其倬又出任兩江總督,旋因事降授江蘇巡撫,卻徹底從雍正視野中滑落。

雍正上任第一個重用的官員,此後竟不得不修改對其評價

雍正批折

有趣的是,由於之前把高其倬的表彰太高,雍正不得不費時去修改此前對其的表彰,試圖從檔案上完全消掉此人的一切痕跡。此後對他的批示基本都是措辭嚴厲的批評。在給江南總督的批示中說:“倘若此處若再戲弄,亦不過止於高其倬之斷首而已。”、“高其倬於此江蘇一任,若仍因循故步,持其下愚不移心志,以濟陰黠自固伎倆,一味市恩沽譽,汝當破面厲聲對之。”

平心而論,雍正對高其倬的由熱到冷於高其倬個性倔強有關,也與雍正此後激進的工作步調有關,性情平和的高其倬很難再迎合雍正的工作步調,這是被斥責為“柔善沽譽”的主要原因,總之,高其倬曾經的風光榮耀到最後剩下淒涼一片,乾隆繼位後,將其內調工部尚書,至此高其倬結束了由高到低的政治仕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