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漢奸不成 卻救人無數

一個好醫生,不僅醫術高超,而且醫德高尚。

這樣的醫生,人們更願意去認識。

原北京協和醫院著名心血管病專家、醫學教育家、一級教授方圻就是這般好醫生。

除漢奸不成 卻救人無數

他為什麼會從醫呢?

小時候,他弟弟得了血友病,一歲起就經常全身出血。他們一家老老少少都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卻都幫不上什麼忙,那時候全家人所能做的,只能是請醫生馬上過來救治。

他目睹了身邊親人的痛苦之狀,也經歷了盼望醫生的急切之情,種下了長大後一定要學醫的理想種子。

從天津的中學畢業後,他考上了北平(今北京)的燕京大學醫預系,同班同學有名醫吳蔚然教授、張金哲院士等人。

除漢奸不成 卻救人無數

上大學那會正是抗日期間,身為愛國青年的他參加天津學聯抗日殺奸團燕京小組,做了一件大膽的事情:除掉漢奸周作人。

不過,行動沒有成功,他沒有改變歷史。

很快,為了學業,他就沒有再參加抗團的活動了。

後來,他又就讀北平協和醫學院、上海聖約翰大學醫學院、成都華西大學醫學院,26歲時獲醫學博士學位。

之後,他迴天津中央醫院工作,28歲開始任職於北京協和醫院,曾任內科主任、副院長、名譽院長等職,在心血管內科臨床診斷與手術治療、醫療衛生保健事業有卓著貢獻。

除漢奸不成 卻救人無數

36歲開始,他和吳英愷院士、黃宛、胡旭東教授等人率先開始心臟導管檢查,進行心電圖學的應用和推廣,在國內開創了先天性心血管病的研究,至今被阜外醫院介入導管室視為科室創始人。

他曾從事風溼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的研究,是國內最早開展血液動力學研究的醫療學者。

他還曾從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電生理等方面的研究,主編《心律失常與心電生理》等專著四部。

除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外,他還獲得了醫務工作者的最高榮譽——“白求恩獎章”。

由於擅長各種心血管病的診斷和治療的經驗,他被選為ZY保健委員會專家組副組長,參與了包括不少ZY領導人和外國元首的醫療保健工作。

在Premier Zhou生病的日子裡,他盡最大力量進行了挽救。 Zhou去世後,Deng大姐把Premier 生前用的一座電子石英鐘送給他留作紀念。這也許是兩位南開校友間忘年交的最好見證。

除漢奸不成 卻救人無數

和Deng大姐

在他面前,患者無論是領導幹部,還是普通老農、草根市民,他都以熱愛病人的心態去服務每一位病人。

幾十年從醫生涯中,他牢記了協和內科老主任、恩師張孝騫院士的話,“凡事要親臨病人,診斷要如履薄冰。”

在他字典裡,病人的安危高於一切。

為了給一名普通的病人找藥,他打電話、騎自行車找遍了北京幾十家醫藥公司和藥店;為了一名不認識的急症病人的康復,他三天三夜沒離開病房,只要病人家屬一喊,他立馬就從隔壁值班室的地上臨時衣毯鋪上爬起來去病房……

他對科室的年輕醫生、護士說的最多一句話,是“病人的情況若有變化,請隨時叫我!”

他將老師張孝騫說的“輕視臨床的人不配當醫生”掛在心上,叮囑學生、同事。

除漢奸不成 卻救人無數

當然,一些不正之風在他這裡也是無路可走。

不搞特殊化、不開“後門”,被他奉為不能打破的金律。外國友人想幫他給女兒出國公費留學開綠燈,他沒有答應,最後讓女兒自費去留學;他的很多親戚要看病,被他安排在自己家裡,而且是下班後的時間以不耽誤工作;妹夫住院,他也沒動用權力安排緊張的病房用……

他就用這樣的方式,大寫了“仁者醫也”的博愛人生。

在當今北京的大醫院,很多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都以“我是他的學生”或“我是他學生的學生”為自豪。

一些學界知名專家、學科帶頭人甚至認為,方圻這樣的大名醫應該當選為院士,有助於樹立榜樣形象與重塑最高學術聲譽。

除漢奸不成 卻救人無數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當然,他是不是院士已經不再重要了。

重要的是,方圻教授是我們人人敬仰的好醫生。

這樣的醫生,你想認識嗎?

即使不能認識了,他的學生以及學生的學生也應該是大家想認識的。

畢竟醫德、藝術是可以傳承的!

當然,老師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除漢奸不成 卻救人無數

白求恩獎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