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獻帝是明君嗎?如果是!那麼爲什麼他被逼退位的時候沒人同情他

在三國曆史上,有一個人一直是大漢名義上的統治者,各地諸侯也都是他的臣子,偏偏他本人一點權利都沒有,反而被權臣一步步威壓,最後甚至被逼讓位,這個人就是漢獻帝。

漢獻帝是明君嗎?如果是!那麼為什麼他被逼退位的時候沒人同情他

歷史上每一個朝代的末代君王都被打下昏庸無能,剛愎自用等等的標籤,如隋煬帝的評語就是“罪在當夏,功在千秋”

當時唯獨漢獻帝卻得到歷代歷史編輯者的同情,都說他是明君,只是因為大權旁落,以至於無力迴天,要不然漢獻帝肯定可以和劉秀一樣可以成為大漢的中心之主。

但是有一個情況很奇怪,哪怕是在昏庸的末代君王在退位或者被殺之後,都有一批忠於他的文武出來說話或者自殺,但是唯獨漢獻帝在被曹丕逼位的時候全朝文武為什麼沒一人願意為他說話,在這一點上甚至還比不上明末的崇禎皇帝,至少人家還有一個太監相陪。

漢獻帝是明君嗎?如果是!那麼為什麼他被逼退位的時候沒人同情他

小編認為應該是曹操的關係,因為歷朝歷代的皇帝都不喜歡自己的臣子之中出現像曹操這樣的臣子,所以在歷史上,曹操的評價並不高,甚至低的可憐,那麼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漢獻帝是明君了,既然曹操是權臣,是壞的,那麼和曹操對著幹的就應該是好的,是明君。如清朝的康熙與鰲拜,鰲拜對清朝有大功,但是卻被康熙殺了,但總不能說康熙是暴君吧,說這樣話的人肯定小命不保,所以鰲拜肯定只能是壞的,其實想也可以想出來,如果鰲拜真的要自己當皇帝,康熙的小命早就沒了,所以可以說鰲拜從頭到尾都沒有想過自己當皇帝。

要麼換一種想法,會不會是漢獻帝做了什麼事情讓原本對他有同情的文武心寒了呢。

漢獻帝是明君嗎?如果是!那麼為什麼他被逼退位的時候沒人同情他

當年董卓死後,董卓部下李傕、郭汜、樊稠等率軍攻破長安質問漢獻帝為什麼殺董太師,結果漢獻帝說“這事情是王允乾的,和他沒關係”結果王允死了。

還有就是漢獻帝寫了就寫了一份密詔交給董承,讓他召集義士誅殺曹操。不料事情洩漏,曹操帶劍入宮找漢獻帝要說法,結果漢獻帝又說“這是董承乾的,和自己沒關係”結果董家全家都被殺。

還有伏完的事情,伏完當時任執金吾,負責皇宮的守衛,是最有可能除掉曹操的,漢獻帝和伏完密謀,結果又東窗事發,又一次把事情推得一乾二淨,自己活了下來,別人全家都被殺。

可能就是因為一次又一次靠出賣手下大臣得以活命的做法讓其他文武大臣心寒,所以大家才在他被逼退位的時候沉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