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字當頭,低調做人,謹小慎微讓他從一個平凡的王爺成爲帝國明君

公元前180年,遠離西漢帝國中樞的晉陽城,代王劉恆接到一條令他忐忑不安的詔令,來訪的中央使者請他即刻啟程前往長安,繼承大統。此時離高皇后呂雉去世僅僅兩個月,使者的到來令代國的王宮陷入激烈的爭論。

忍字當頭,低調做人,謹小慎微讓他從一個平凡的王爺成為帝國明君

漢文帝

代王劉恆從來不是高祖劉邦喜愛的孩子,他的出生不過是劉邦對她母親薄姬的一念憐憫之情,自他出生以後劉邦就很少與薄姬見面。等到作為皇四子的劉恆長到8歲,就被封到了西漢北邊疆的代地為王,遠離帝國政治的中心,看似永遠失去爭奪皇位的安排,卻使他在接下來十五年的腥風血雨中的以存活。

劉恆就任代王的第二年,漢高祖劉邦駕崩,即位的漢惠帝劉盈性格懦弱,朝政把持在母親呂后的手中,她痛恨這些搶走自己丈夫的嬪妃們,更加顧忌威脅到自己兒子帝位的皇子們。呂后幽禁了高祖所有的妃子,單單薄姬因為鮮少見到高祖,得以倖免出宮前往代地,成為了代國的王太后。

忍字當頭,低調做人,謹小慎微讓他從一個平凡的王爺成為帝國明君

決解後宮諸妃後,高太后開始動手處理自己丈夫生下的兒子們,首先開刀是和自己有重大過節的皇三子趙王劉如意,公元前194前也就是高祖劉邦去世的第二年,他最喜愛的兒子被呂后毒死,諡號隱王。公元前193年皇長子劉肥因為得罪呂后,認了自己妹妹魯元公主為媽才得以返回封地,幾年後憂鬱而亡,諡號齊哀王;繼任趙王的皇六子劉友于公元前181年正月被呂后幽禁餓死宮中,諡號幽王;同年六月,再繼任趙王的皇五子劉恢因寵妃被呂后安排的呂姓王后毒死,殉情自殺,廢黜其嗣。

趙恭王劉恢死後,呂后打算讓代王劉恆繼任趙王。劉恆連忙以自己母親有病為理由推辭,乖乖三個趙王都暴斃而亡,傻子才去當趙王。公元前180年八月一日,把持朝政長達15年之久的高太后呂雉因病去世。是夜身處長安的齊哀王劉肥的兒子朱虛侯劉章密告哥哥齊王劉襄,起兵剷除諸呂奪取帝位,自己和弟弟劉興居為內應。劉襄聯合大臣周勃、陳平,灌嬰,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就打進長安,誅滅了呂姓一族。

忍字當頭,低調做人,謹小慎微讓他從一個平凡的王爺成為帝國明君

剷平諸呂后,皇位的繼承人,在大臣們之間產生了劇烈的爭討,齊王劉襄自信滿滿的認為憑著功績,皇位非己莫屬,眾大臣可不是這麼想的,太尉周勃、丞相陳平、潁陰侯灌嬰,琅琊王劉澤,商議認為,齊王三兄弟功勞太大,日後為帝自己無法駕馭,以劉襄母惡恐有呂氏之亂而排除在外,決定另擇人選,這時最有機會登基為皇的當屬劉邦的兩個兒子,皇四子劉恆、皇七子劉長,淮陽王劉長為呂后所撫養,養虎為患,基本不被考慮。代王劉恆遠在西北,剷除諸呂未有寸功,為人忠厚,勢力又小,其母薄姬家族又都是君子長者,真是大臣們的不二之選,認為劉恆易於控制的大臣們,當即派使者前往晉陽,迎立新皇。

忍字當頭,低調做人,謹小慎微讓他從一個平凡的王爺成為帝國明君

心思謹密的劉恆安排使者住下之後,回宮立馬召開會議討論對策。代國大臣分成兩派,一派主張立即趕赴長安登基;一派認為現階段要按兵不動以觀其變;討論未果的代王回後宮與母親薄太后商議,決定先佔卜卦象,其象大吉;接著派自己的舅舅薄昭先行進京打探虛實,薄昭星夜回報“信矣,毋可疑者。”劉恆才動身啟程前往長安,距長安五十里地時,又派大臣宋昌先行探路。回報說丞相陳平率領朝中群臣已經在渭橋迎駕,抵達渭橋後群臣以臣下之禮拜見劉恆。太尉周勃上前進言說:“要求賜片刻時間秘密稟陳。”宋昌說:“要是太尉所陳的是公事,就請當著眾臣的面奏;要是所陳的是私事,王者是無私的。”太尉周勃就跪著送上天子玉璽服飾。劉恆辭謝說:“請到京都代國駐京辦事處再行商議。”

忍字當頭,低調做人,謹小慎微讓他從一個平凡的王爺成為帝國明君

進入京城後在代國公館,劉恆進行了幾次推讓,“百般無奈”之下,只好答應登基為帝,史稱漢文帝。劉恆登上玉座後,知道自己勢力薄弱,皇位來之不易。當天夜裡,未央宮燈火通明,新任皇帝連下三道詔書,第一道詔書:任命代國中尉宋昌為衛將軍統帥京城南軍、北軍,直接剝奪了太尉周勃的軍權,牢牢掌握在自己人手中;第二道詔書:任命代國郎中令張武為皇宮郎中令,掌握禁軍全權管理皇宮警衛;第三道詔書:大赦天下,讓老百姓知道自己的新皇帝是誰,全國男子進一爵位,賜酒鄉里,任由老百姓暢飲五日,予以慶賀。

三道詔書一下,所有的大臣全部傻眼,這那是那個忠厚老實易於控制的代王啊,本以為是他只溫順的小貓,引進未央宮卻是頭成年雄獅。劉恆經過一晚的緊鑼密鼓的佈置,將天下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中,以後的日子裡他推崇黃老治術,勤儉節約,輕徭薄賦,休養生息,使百姓富裕,天下小康,開啟了歷史上第一個盛世局面“文景之治”的序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