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遇優厚!每天4小時工作制的大唐公務員!

待遇優厚!每天4小時工作制的大唐公務員!

在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中,你是否對古代的辦公時間有所好奇呢?那麼,就讓本文帶你去了解一下大唐帝國官員的“作息時間表”吧。

唐代官員的辦公時間也並非全國一刀切,而是大體按照官署性質分為三類:中央京師官署、地方州縣官員、藩鎮幕府屬官。這其中最清閒的可能就要屬中央官了。

如今人們所說的上班,在唐朝官場叫做“視事”,不僅官員辦公叫“視事”,在史書中,將皇帝上朝也稱作“視事”。

而唐朝官員的辦公時間,最早的記載則在《唐六典》之中。根據《唐六典》的說法,唐代中央官員每天早上天亮了就去上班,中午便回家休息,一天只上半天班,遠比今天的人們生活安逸。當然了,也不是說各個官署下午就關門,每天還是要留一個人在衙門裡值班,這個值班稱作“宿直”,有什麼大事小情,就由值班的人來處理。

中央官員平均一天上班4個小時!

待遇優厚!每天4小時工作制的大唐公務員!

同時,各個官署還有自己的“食堂”,中午回家之前,大家還要在食堂聚個餐,這頓午膳被稱作“會食”。而且不論是中央機構還是地方機構,都有在食堂“會食”的傳統,比如大文學家柳宗元就曾寫過一篇《周至縣新食堂記》,崔元翰也為越州的“判曹食堂”寫過廳壁記。

而且,因為食堂花銷太大,唐朝中後期財政難以支撐,而這種福利制度又難以去裁撤。由此,中央決定,每兩天聚餐一次,而因為有一天沒有工作餐,所以順道也將這一天的辦公也同時省掉了。

也就是說,唐朝中期開始,中央官員每上4小時班,休息一天半!

待遇優厚!每天4小時工作制的大唐公務員!

與中央官稍微不同的,則是地方官員實行上午下午兩班制。每天早上上班,並在中午吃完飯回家之後,黃昏時分還要再去一趟衙門上班,稱作“坐衙”。這次值班也就兩個小時,處理一些上午沒完成的工作和緊急公文。

和這些大唐有編制的官員不同,被藩鎮徵辟來幕府當官的官員,生活就要慘得多。他們每天都要連軸轉,按照韓愈的說法就是“晨入夜歸”,以至於讓韓愈這種事業心槓槓的大神都大呼吃不消,上書要求減少工作時間,要不然就辭職。

待遇優厚!每天4小時工作制的大唐公務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