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史上的第一次生物大滅絕

奧陶紀是即寒武紀的下一個地質年代,是顯生宙古生代的第二紀,開始於距今5億年,延續了6500萬年。奧陶紀亦分早、中、晚三個世。奧陶紀是地史上海侵最廣泛的時期之一。第一次生物大滅絕為距今4.49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所以又稱奧陶紀大滅絕,是地球史上第一次的物種滅絕事件。


奧陶紀當時氣候溫和,淺海廣佈,世界許多地方(包括中國大部分地方)都被淺海海水掩蓋,廣闊的海洋中,海生無脊椎動物空前繁榮,生活著大量的各門類無脊椎動物。除寒武紀開始繁盛的類群以外,其他一些類群還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其中包括筆石、珊瑚、腕足、海百合、苔蘚蟲和軟體動物等海生生物空前發展。而且奧陶紀晚期,約4.8億年前,首次出現了最古老的原始脊椎動物—淡水無顎魚;淡水植物據推測可能在奧陶紀已經出現。

地球史上的第一次生物大滅絕

奧陶紀海洋霸主平殼鸚鵡螺

4億4千萬年前的奧陶紀末期,第一次物種大滅絕發生,約85%的物種從地球上消失。究竟發生了怎樣的可怕事件?其中一個最有爭議的理論為,這場滅絕事件的原因是伽馬射線暴擊中地球引發全球變冷。

來自6000光年以外的伽馬射線撕裂了地球大氣層,擊穿了氣體分子,微生物開始滅絕,在大氣層的上空伽馬射線侵蝕了百分之三十的臭氧保護層,現在太陽光的紫外線,可以源源不斷的到達地表,這種催命般的日光浴,奪走了地球上大多數有機物體的生命,食物鏈的基礎被瓦解。饑荒開始四處蔓延。射線帶來的輻射還殺死了大量珊瑚,破壞了海洋生物的棲息地。

被擊碎的大氣分子在地球上空盤旋,原子重新排列為二氧化氮,形成了可怕的毒氣,如同煙霧一樣,這種厚厚的毒氣層,把一半的陽光都擋住了,地球上的溫度驟降到零下十二攝氏度,動物的卵無法在低溫中正常發育,導致種群數量大幅下降,加速了食物鏈的斷裂,五百年後三分之一的物種滅絕了。冰川期形成期,冰雪開始在南極堆積,幾個世紀之後變成了厚厚的冰層,有的厚達十幾千米,這些冰層慢慢的向北移動,蓋住了岡瓦納大陸,岡瓦納大陸當時包含了澳洲、非洲、歐洲南部、南極洲和南美洲。北美洲的部分地區,和歐洲的西部及北部地區都集中在赤道上,巨大的古大洋淹沒了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區,那時美國的大部分地區都淹沒在淺海中,這樣的淺海被稱為陸緣海。隨著不斷形成的冰川凝固了海水,使得海平面下降,原先的海洋有不少變為陸地,加上冰冷的環境,讓地球三分之二以上的生物都滅絕了。

距伽馬射線暴擊中地球已經過去了40萬年,災難已經基本結束,冰川時代終於過去。雖然地球的生命跡象幾乎全部消失,但地球開始甦醒,大滅絕前存活的生物為了適應新的環境開始變種,生命仍在繼續。倖存的生物不是最強壯的生物也不是最聰明的生物,而是最能適應變化的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