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野生鳥類濫捕濫獵日趨嚴重:農業害蟲遍地橫行無天敵

山東野生鳥類濫捕濫獵日趨嚴重:農業害蟲遍地橫行無天敵

民俗思因果,移風正當時----天辛大師

毛毛蟲是山東省常發性害蟲,主要發生在城郊林區。

每隔8一10年大發生一次,每次持續2一3年,從未休止,危害面積難以估計。

大發生時蟲口密度千頭以上.約有30一60%的樹葉被食,局部地區葉被吃光,樹林形似火燒,一片枯黃,嚴重時造成枯死。

生活在樹林裡的鳥類,大多數以毛毛蟲為食,是一支不可低估的除蟲勁旅。

這類鳥有:四聲杜鵑、大杜鵑、小杜鵑、中杜鵑、鷹頭杜鵑、小鴉鵑、烏鵑、紅翅鳳頭鵑、褐翅鴉鵑、黑枕黃鵬、松鴉、烏鴉、田鸚、山鵲鴿、黑卷尾、灰卷尾、大山雀、銀喉長尾山雀、紅頭長尾山雀、灰喜鵲、喜鵲、白頰噪鵑、黑臉噪鵬、棕頸鉤嘴鵬、畫眉、紅嘴藍鵲、暗灰鵑鴨、極北柳鶯、海南藍鵲、松雀鷹、白喉紅臀鴨、白頭鴨、紅耳鴨、壽帶鳥、暗綠繡眼、鵲鴿、慄背白勞、紅粉山椒鳥、灰山椒鳥、樹鸚、白胸翡翠、褐頭鶴鶯、慄鷗、環頸錐、夜鷹、八哥、斑啄木鳥、星頭啄木鳥、三寶鳥等。其中:灰喜鵲、大山雀、白頭翁、戴勝、四聲杜鵑等鳥,為山東省優勢種群,是吃松毛蟲的主要益鳥,但卻在各地鳥市上頻繁被捕獵販賣。

山東野生鳥類濫捕濫獵日趨嚴重:農業害蟲遍地橫行無天敵

它們主要捕食青刺蛾、天牛幼蟲、蝽象、鞘蛾幼蟲、蛹、松毛蟲、舞毒蛾幼蟲等林業害蟲,這些基本上都是山東地區的主要林木害蟲。以大山雀為例,在居巢繁殖育雛期間將大量捕食林木害蟲,大山雀的幼鳥一天吃的害蟲,加起來的重量比它的體重還大,而且,大山雀還特別愛吃害蟲蟲卵,在害蟲產卵高峰期,一窩大山雀一天能食1000多粒蟲卵,直接保護了50平方米的林木免遭蟲害。

野生鳥類的益處很多,

一隻大山雀1天可捕食害蟲200多條;

1只喜鵲1年消滅松毛蟲15000條;

1對杜鵑1天可吃掉柳毒蛾幼蟲180條;

1只啄木鳥1天消滅蛀幹害蟲300多條;

1只燕子1個夏天可吞食蚊、蠅等害蟲100多萬隻;

1只貓頭鷹1年可捕食老鼠1000多隻,相當於保住了1000公斤糧食;

1只土燕子在育雛期,每月能消滅蝗蟲16000只。

鳥兒對人類有這麼多好處,難道我們不應該把它當朋友嗎?

曾經有個公務員考題:山東某地區有片人工松林,長勢較好.該地成了人們野吹、遊玩的好去處.在此棲息的鳥類也較多.但後來卻由於遊人頻繁捕鳥,致使鳥類幾乎絕跡,而危害松樹的松毛蟲大量繁殖,從而造成大量松樹死亡,松林面積縮小,並常常引發火災.(1)影響松林中松樹正常生長的生物因素有人類、松毛蟲;非生物因素有陽光、空氣、水分、溫度等.(2)要恢復這片松林的往日景象,應採取的措施是植樹造林、禁止捕鳥等,可以減輕空氣汙染,改善空氣質量的根本措施是減少汙染物的排放.大面積植樹造林是防治空氣汙染的有效措施.維持生態平衡。

山東野生鳥類濫捕濫獵日趨嚴重:農業害蟲遍地橫行無天敵

山東捕鳥鳥產業鏈每年約耗費5000萬人民幣,中國法律禁止無證捕捉出售野生羽禽,但在北京及中國各地,此種現象無處不在。這種流傳至今的集市習俗如今讓鳥類數量不斷減少的問題雪上加霜。

如用在食糧護生救度拆網巡衛,方能轉邪歸正棄惡從善。

經雲: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恐遭惡果,預先斷除惡因。雖然不打野鳥,不吃野鳥在中國號召和打擊了很多年,但每年候鳥遷徙的時候,還是有數量巨大的鳥類被捕獵。

《野生動物保護法》有“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保護野生動物的義務。禁止違法獵捕野生動物、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的規定。

可是幾十年過去了,捕食販賣行為仍然屢禁不絕,直到今天將數百萬的鳥兒逼上絕路!

天辛大師多次嚴肅的指出,山東地區存在的諸多野生候鳥交易市場加速野生動物種群走向滅絕,涉野犯罪長期被地方行政縱容愈演愈烈,具有破壞生態多樣性的舊民俗難以遏制,長此以往不要說禾花雀極危滅絕,麻雀喜鵲也難逃腐敗魔手。解決這個問題,必須依靠社會風氣的根本轉變,特別是政府行政主管部門執法風氣的轉變。

嚴格執法若是難以貫徹,在嗜野成性的民間風氣面前,憤怒的小鳥更加前途難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