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野生鸟类滥捕滥猎日趋严重:农业害虫遍地横行无天敌

山东野生鸟类滥捕滥猎日趋严重:农业害虫遍地横行无天敌

民俗思因果,移风正当时----天辛大师

毛毛虫是山东省常发性害虫,主要发生在城郊林区。

每隔8一10年大发生一次,每次持续2一3年,从未休止,危害面积难以估计。

大发生时虫口密度千头以上.约有30一60%的树叶被食,局部地区叶被吃光,树林形似火烧,一片枯黄,严重时造成枯死。

生活在树林里的鸟类,大多数以毛毛虫为食,是一支不可低估的除虫劲旅。

这类鸟有:四声杜鹃、大杜鹃、小杜鹃、中杜鹃、鹰头杜鹃、小鸦鹃、乌鹃、红翅凤头鹃、褐翅鸦鹃、黑枕黄鹏、松鸦、乌鸦、田鹦、山鹊鸽、黑卷尾、灰卷尾、大山雀、银喉长尾山雀、红头长尾山雀、灰喜鹊、喜鹊、白颊噪鹃、黑脸噪鹏、棕颈钩嘴鹏、画眉、红嘴蓝鹊、暗灰鹃鸭、极北柳莺、海南蓝鹊、松雀鹰、白喉红臀鸭、白头鸭、红耳鸭、寿带鸟、暗绿绣眼、鹊鸽、栗背白劳、红粉山椒鸟、灰山椒鸟、树鹦、白胸翡翠、褐头鹤莺、栗鸥、环颈锥、夜鹰、八哥、斑啄木鸟、星头啄木鸟、三宝鸟等。其中:灰喜鹊、大山雀、白头翁、戴胜、四声杜鹃等鸟,为山东省优势种群,是吃松毛虫的主要益鸟,但却在各地鸟市上频繁被捕猎贩卖。

山东野生鸟类滥捕滥猎日趋严重:农业害虫遍地横行无天敌

它们主要捕食青刺蛾、天牛幼虫、蝽象、鞘蛾幼虫、蛹、松毛虫、舞毒蛾幼虫等林业害虫,这些基本上都是山东地区的主要林木害虫。以大山雀为例,在居巢繁殖育雏期间将大量捕食林木害虫,大山雀的幼鸟一天吃的害虫,加起来的重量比它的体重还大,而且,大山雀还特别爱吃害虫虫卵,在害虫产卵高峰期,一窝大山雀一天能食1000多粒虫卵,直接保护了50平方米的林木免遭虫害。

野生鸟类的益处很多,

一只大山雀1天可捕食害虫200多条;

1只喜鹊1年消灭松毛虫15000条;

1对杜鹃1天可吃掉柳毒蛾幼虫180条;

1只啄木鸟1天消灭蛀干害虫300多条;

1只燕子1个夏天可吞食蚊、蝇等害虫100多万只;

1只猫头鹰1年可捕食老鼠1000多只,相当于保住了1000公斤粮食;

1只土燕子在育雏期,每月能消灭蝗虫16000只。

鸟儿对人类有这么多好处,难道我们不应该把它当朋友吗?

曾经有个公务员考题:山东某地区有片人工松林,长势较好.该地成了人们野吹、游玩的好去处.在此栖息的鸟类也较多.但后来却由于游人频繁捕鸟,致使鸟类几乎绝迹,而危害松树的松毛虫大量繁殖,从而造成大量松树死亡,松林面积缩小,并常常引发火灾.(1)影响松林中松树正常生长的生物因素有人类、松毛虫;非生物因素有阳光、空气、水分、温度等.(2)要恢复这片松林的往日景象,应采取的措施是植树造林、禁止捕鸟等,可以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大面积植树造林是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维持生态平衡。

山东野生鸟类滥捕滥猎日趋严重:农业害虫遍地横行无天敌

山东捕鸟鸟产业链每年约耗费5000万人民币,中国法律禁止无证捕捉出售野生羽禽,但在北京及中国各地,此种现象无处不在。这种流传至今的集市习俗如今让鸟类数量不断减少的问题雪上加霜。

如用在食粮护生救度拆网巡卫,方能转邪归正弃恶从善。

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恐遭恶果,预先断除恶因。虽然不打野鸟,不吃野鸟在中国号召和打击了很多年,但每年候鸟迁徙的时候,还是有数量巨大的鸟类被捕猎。

《野生动物保护法》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野生动物的义务。禁止违法猎捕野生动物、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规定。

可是几十年过去了,捕食贩卖行为仍然屡禁不绝,直到今天将数百万的鸟儿逼上绝路!

天辛大师多次严肃的指出,山东地区存在的诸多野生候鸟交易市场加速野生动物种群走向灭绝,涉野犯罪长期被地方行政纵容愈演愈烈,具有破坏生态多样性的旧民俗难以遏制,长此以往不要说禾花雀极危灭绝,麻雀喜鹊也难逃腐败魔手。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依靠社会风气的根本转变,特别是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执法风气的转变。

严格执法若是难以贯彻,在嗜野成性的民间风气面前,愤怒的小鸟更加前途难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