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大头瘟”来势汹汹?教你一招轻松应对,让你不发愁

鸭瘟(Duck plague)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鸭、鹅和其他雁形目禽类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应引起高度重视的是鸭瘟二型的发生和流行。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模式,使养鸭者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鸭场一旦有爆发该病,要进行进紧急处理,不然造成的损失就会很大。


鸭“大头瘟”来势汹汹?教你一招轻松应对,让你不发愁


鸭瘟的临床症状

健康鸭感染鸭瘟后,一般2-5天就会出现明显的症状,约经1-5天死亡。发病期,病鸭体温升高到42-44℃,显稽留热型,食欲减退,精神很差,离群独处,羽毛松乱;继而食欲完全消失,渴欲增加,两脚发软,翅膀下 垂,常伏地不愿走动,也不愿下水游泳,如强行驱赶,则步态摇摆稳,走几步之后,立即倒地。如强赶病鸭下水,则只漂浮于水面上。或挣扎着上岸。严重时则完全 不能行走和站立。病鸭下痢。粪便稀薄,呈绿色或灰白色,肛门周围的羽毛被沾污或结块。眼结膜充血、水肿,部分外翻,大多数病鸭流泪和眼睑水肿,眼睑周围的 羽毛沾湿。眼分泌物初为浆液性,继而粘脓样,上下眼睑常粘连。


鸭“大头瘟”来势汹汹?教你一招轻松应对,让你不发愁


部分病鸭头部大或下颌水肿,故俗称“大头瘟”或“肿头瘟”。病的后期,病鸭体温逐渐下降至常 温以下,精神高度沉郁,不久即死亡。病程一般为2-35天,多呈急性经过。自然流行时,死亡率达90%以上,病程短,通常在发现停食后1-2天即死亡。个 别不死的可转为慢性,病鸭消瘦,生长发育不良,最具特征的症状为角膜混浊,甚至溃疡,一侧性或双目失明。

一周龄前后的小鸭也有发生鸭瘟病例。其症状基本上与大鸭所表现的症状相同,但临死前常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


鸭“大头瘟”来势汹汹?教你一招轻松应对,让你不发愁


解剖症状:

解剖尸体可以看到一般败血病的病理变化,皮肤粘膜和浆膜出血,头颈皮下胶样浸润,口腔粘膜,特别是舌根、咽部和上腭粘膜表面有淡黄色的假膜覆盖,刮落后露出鲜红色出血性溃疡。最典型的是食道粘膜纵行固膜条斑和小出血点,肠粘膜出血、充血,以十二指肠和直肠最为严重;泄殖腔粘膜坏死,结痂;产蛋鸭卵泡增大、发生充血和出血;肝不肿大,但有小点出血和坏死;胆囊肿大,充满浓稠墨绿色胆汁;有些病例脾有坏死点,肾肿大、有小点出血;胸、腹腔的粘膜均有黄色胶样浸润液。


鸭“大头瘟”来势汹汹?教你一招轻松应对,让你不发愁


鸭瘟的防治措施

(1)在没有发生鸭瘟的鸭场或地区,应做好预防工作,定期给鸭注射鸭瘟弱毒疫苗,种蛋鸭每年接种2次。接种时按瓶签注明的头份,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100倍,20日龄左右的小鸭每只肌肉注射0.5毫升;1.5-2个月龄时重复1次,肌注1毫升。治疗时可用新益泰+利勿忧

(2)鸭舍应经常保持清洁,定期严格消毒。

(3)对已发病的鸭群加强观察、检查,采取封锁、隔离、消毒等措施,并用弱毒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用法同上。

(4)发病鸭群的场舍,每天做好粪便的清理工作,并用10%-20%石灰乳或百毒杀、菌毒敌进行消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