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部里的不凡经历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向越南发动了侵略战争。战火烧到了中越边境。为了保卫祖国的安全,支援越南人民的正义斗争,中国人民解放军秘密派出了铁道兵二工程兵、防空炮兵和后勤部队出国作战。中越两国人民共同打败了美国侵略者。在三十二万参战部队中,平江人有多批次参加。我们一九六二年冬入伍在广西二十分部(代号广字一0四部队)当兵的同志有八十来人,在大部队中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也为保卫祖国的南大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指挥部里的不凡经历

一九六五年,我奉调进入分部机关工作,担任军务参谋。当年机关编成有司令部、政治部和业务八处。从部首长到一般干部将近三百来人,负责组织、指挥下属三十多个团级单位,一万八千余人的后勤作战部队,完成对越和入越参战部队的后勤供应任务。我是一个小兵,没有阅历,业务不熟,万事只能从零开始,在老同志的指导下,千件事一件事做起,在完成各项任务中,逐步适应了机关工作。

建设战役后方基地

广西是越南的大后方,分部是援越物资的主要供应基地。为形成强有力的保障机制,一九六四、一九六五、一九六六年先后针对各保障方向组建、扩建后勤部队,部署于湘桂走廊、柳州、黎湛线、南宁、静西、宁明、龙州、凭祥等地,完善和新建物资贮运设施,便于保障供应。建设医疗、运输分队保障战场救护和输送各种作战物资。建设输油管道,确保军用油料供应。伴随部队的组、扩建,地方也加紧了铁路、公路建设,确保前后方运输畅通。为此,分部先后组、扩建了野战兵站、野战医院、基地医院、汽车运输团和基地仓库、单车连、船运中队、修理分队等后勤设施,形成前沿和后方,战场和基地严密的保障网络,为我军的后勤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工作中,我先后参加了二个汽车团的组建、扩建;南宁前线指挥部的战备值班;桂北铁路运输受阻的通车指挥;九十七兵站勤务连培养作风抓点带面的试点;汽车四十七团六连安全行车经验的总结和推广;兴安基地兵站仓库物资的贮运和发放等。在组建汽车四十八团时,我参加分部工作组在南宁苏圩选点,安排集结场地,接收人员、装备,建立正规的工作秩序,严格按照军区的规定操作。该团三个营,沈阳军区、成都军区、中国空军各抽组人员建成连营,整体调入,团领导班子和机关人员由总后和广州军区选配。集结后,一次性整体到位,很快形成组织有序、纪律严明,能够快捷、有效投入援越抗美的运输作业。由于组织严密,该团二千多人,五百台运输车,顺利组建,真正做到人不掉皮,车不掉漆,安全到位,在军队建设史上是少有的。人员、装备到位后,接着进行临战前的整训,白天学习复杂地形上的驾驶,晚上学习简易越语,介绍广西和越南的道路、民情风俗,了解在运输途中,如何规避敌机轰炸,闭灯驾驶或开小灯行进,如何防止敌特破坏,学习战伤自救、互救等。通过一个多月的工作,一个崭新的、充满活力的、战斗意志坚强的汽车运输团列入我军的编制序列,在后来的援越抗美作战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坚决执行支援任务

时逢国内文革大潮的到来,群众运动不断冲击和影响部队的正常工作。我们机关多次受到造反派的围攻,武斗时一颗炮弹炸毁了我们的通讯器材仓库,一名战友被炸成重伤。鉴于我们肩负着特殊的作战任务,不能发生任何意外,我们依照军委的指示,保持军队稳定,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不介入地方的文化大革命。我们的武器装备都集中统一保管,受到冲击时,“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耐心做群众工作。我跟随刘光信副部长在“通车指挥部”工作时,对“两派”不偏不倚,坚持搞好团结,围绕援越抗美履行国际主义义务保路护路。有一天凌晨,两派发生武斗,我们工作人员住在位于武斗场面中间的一座小洋楼里,造反派运用3·20爆破法向对方发送炸药包,其中一枚大型炸药包误送到我们的小洋楼上,三层小楼大部份被炸塌,幸好我们提前十分钟起床撤出,人员安全规避,没有受到伤害,但行李物品全部被埋在废墟里了。我带领一个巡路小分队在检查铁路时,遭到机枪封锁射击,有两名战友当场中弹牺牲;一粒子弹穿透我的军帽,差点也躺下了。艰难的“45号”援越任务,最多的一批七个列车物资先后顺利通过桂林北站,安全准时送到越南前线。

草棚中的无私奉献

部队组、扩建后,野战兵站、医院、汽车团等单位,部署在中越边境,有的还直接驻守越南北方。除地方尽最大努力解决部分房子外,主要问题还靠部队本身想办法解决。各单位群策群力,发扬自己动手,自力更生精神,利用当地资源,竹子作支架,茅草盖顶,稻草和泥扶墙,建起了茅草房子。其做法是:首先平整场地,合理规划,将生活区、医疗区、办公区、训练场、车库、体育运动场、食堂分别划定,集中力量发动全体人员,分工负责搞建设,一般一个单位一个多月时间里完成,有的二个月就绪,在室内木板钉枪架、床位架、写字台、放物柜、小凳子和各种杂物用品。通过大家的努力,初步建起了一个家。当年国家刚渡过三年严重自然灾害和经济困难时期,文革大潮到来,全国动乱,工农业生产受到破坏,人民生活贫困。我们每天的伙食标准是0.435元,吃的饱,但改善生活还要靠自己努力,我们在完成繁重的援越物资供应的同时,挤出时间,发动干部、战士开荒种菜,养猪养鸡,从事农副业生产活动。指令性的分派任务,定期检查评比,做到每周加菜改善生活,每月杀猪打牙祭,保证干部、战士吃饱吃好。对做得好的单位召开生产生活现场会,互相参观、学习,推广成功经验。在前线作战的日子,物质生活尽管比较困难,但干部、战士的斗志是高昂的,在抓管理的同时,我们会同政治部门,共同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发挥党、团员和革命军人委员会的作用,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思想教育,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宣传汽车四十七团“模范红六连”指导员段国强运送物资到克福前线,途中遭敌机轰炸,全身五处受伤,带队坚持抢救陷落水沟的车辆,最后一个开车返回驻地的英雄事迹。启发干部、战士学英雄,当英雄,做国际主义战士,为援越抗美出力。营区内,每月自编自演节目开晚会,经常性举行篮球比赛,单双杠标准动作比赛,“五前一路”有歌声,充满着生机活力。我们机关在组织、指挥这些部队部署到指定地域时,首长带领我们亲自操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使各单位比较顺利地做好了援越抗美的各项准备工作。一九六六年十月,我和卢建威参谋到九十七兵站勤务连遵点时,该连有少数干部、战士怕苦怕累,不安心工作。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对连队开展教育活动,请汽车四十七团模范指导员段国强和救火英难朱光祥到连队作报告,召开座谈会,对照检查、比学赶帮,使连队干部、战士受到现实的教育,较好地克服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一次在搬运作业二百吨物资出库的工作中,连续工作十多小时,许多干部、战士的手磨破皮,打了血泡,没人叫苦叫累,圆满将物资装上了运输的汽车。

在援越抗美作战中,我们平江战友一般服役三年、五年,最多的二十四年,他们为老区人民争了光,他们的业绩值得赞颂。

(作者系原商务局退休干部)

指挥部里的不凡经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