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麼,能讓蒙古帝國遠征三十萬公里,作戰交鋒幾十個國家

蒙古帝國在中國古代史上對外擴張中從東方一直打到西方,北至俄羅斯的北亞領土、西至今天的德國多瑙河一帶的歐洲國家、南至西亞和東非埃及,初步統計作戰路線累計約30多萬公里,先後與地處現在位置的俄羅斯、伊拉克、埃及、土耳其、意大利、奧地利、羅馬尼亞、波蘭、德國等幾十個國家交戰過。

到底是什麼,能讓蒙古帝國遠征三十萬公里,作戰交鋒幾十個國家

蒙古帝國軍團對陣過十字軍團、聖殿騎士團、條頓騎士團等世界歷史上的著名軍團。縱觀世界歷史五千年沒有一個帝國的軍隊能與蒙古帝國軍團相提並論。蒙古帝國軍團創造了世界戰爭史的幾個奇蹟,例如:遠征路線最長、交戰國家數量最多、作戰區域面積最廣、涉及民族種類最多。是什麼原因能讓蒙古帝國軍團支撐了這樣的戰爭呢?

到底是什麼,能讓蒙古帝國遠征三十萬公里,作戰交鋒幾十個國家

到底是什麼,能讓蒙古帝國遠征三十萬公里,作戰交鋒幾十個國家

第一點:蒙古軍團機動性能較強,蒙古人從小騎在馬背上長大,善於騎射,造就了蒙古人單兵作戰能力較強。蒙古馬雖然身材矮小,越障礙能力很差,但堪稱世界上耐力最強的馬,可長途距離奔襲作戰。蒙古軍團以騎兵為主,在古代騎兵優勢勝過步兵,還有弓箭是蒙古軍團騎兵的標配武器,在冷兵器時代,弓箭遠距離殺傷力優勢明顯。在作戰策略上,蒙古軍團不與敵人正面交鋒。運用機動性靈活進行迂迴、逃竄方式,配合弓箭先遠距離殺敵,然後擾亂敵人陣型,採用草原圍攻獵物的戰術瓦解敵人。

到底是什麼,能讓蒙古帝國遠征三十萬公里,作戰交鋒幾十個國家

第二點:蒙古軍團能遠距離奔襲作戰,主要有著特殊的後勤保障。每個蒙古騎兵配備了3到5匹馬,在行軍過程中騎兵交替使用馬匹,由於蒙古騎兵一輩子四分之一的時間都在馬背上度過。練就了騎行過程中,可以在馬背上睡覺的本領。蒙古人是部落形勢的遊牧民族,據調查一支2萬人的蒙古軍隊,後面有近10萬蒙古人趕著牛羊做後勤保障。為前方的軍隊提供食物及兵員補充。蒙古人常年以牛、羊、馬等動物為主食配以馬奶等乳製品,將士營養給足充分,身體強壯。他們把牛、羊、馬等動物做成風乾肉製品,能保存較長時間,最適合做蒙古軍隊突襲和深入敵後的軍用乾糧。還有蒙古軍團攻佔的每一個地方,都進行大肆掠奪,補充自己的戰爭資源。無論古代及近代還是現代強有力的後勤保障是不可缺少的。由此可以看出在當時的中原、中亞及西方軍隊真是無法對抗蒙古大軍。

到底是什麼,能讓蒙古帝國遠征三十萬公里,作戰交鋒幾十個國家

小編我是蒙古後裔以上只是個人觀點,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