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縣「三個一」助力社區治理見成效

大邑縣“三個一”助力社區治理見成效

大邑縣“三個一”助力社區治理見成效

四川省大邑縣沙渠鎮東嶽花苑社區建成於2016年12月,共有來自全鎮自願搬遷農戶3303戶10000餘人,是全縣規模最大的新型農民集中安置小區,被當地居民稱為“萬人小區”。走進社區,這裡處處充滿著祥和。一棟棟寬敞明亮的樓房、整潔舒適的廣場和成片的綠草鮮花交相輝映,老人們圍坐在一起愜意地拉著家常,孩子們盡情地追逐嬉玩,黨群服務中心內還免費為居民播放著紅色電影……然而,誰曾想到這個社區一年多前還發生過群體性事件,部分群眾因不願意承擔住房公攤面積而上街拉橫幅、聚集上訪。分房入住後的管理也比較混亂,車輛亂停、電線亂搭、垃圾亂扔、草坪被肆意踩踏等“亂相”隨處可見。面對這些問題,社區和鎮黨委迎難而上,開啟了社區的治理之路。

一個共識:發出社區治理中黨的“最強音”

針對社區黨組織領導體系不健全、黨員“管不到”“管不了”、作用發揮難等問題,鎮黨委堅持把增強社區黨組織的核心領導擺在首要位置,貫穿於社區治理全過程。

“三方聯建”健全組織體系。打破原有的村(社區)行政區劃界線,整合東嶽花苑所在村、物業公司、社會組織三方(領域)黨組織組建東嶽花苑黨委。依託社區網格分設東苑、西苑、北苑3個黨支部,將物業公司黨支部、社會組織聯合黨支部納入黨委統一管理,並設置11個樓棟黨小組,形成全域覆蓋的組織體系。同時,鎮內其它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兼任黨委委員,引導32名黨小組長或黨員依法選舉擔任業委會成員、樓棟(單元)長,佔比近90%。大力推行黨員亮身份、亮承諾,利用樓棟公示欄展示黨員風采,在黨員家庭戶設置黨徽標識,組織黨員普遍簽訂“社區治理我帶頭”承諾書,充分發揮黨員在社區治理中的表率作用。

“三會聯動”規範議事協商。建立區域化黨建暨社區事務聯席會議,將社區範圍內各類組織以及服務關聯性強的區外學校、醫院、派出所、供電所、企業家協會等納入聯席會成員,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會議,研究、協調、解決社區治理中的共治性問題。社區黨委每月召開一次黨委會,貫徹落實上級決策部署,議定社區黨建事務,聽取業主委員會等各類組織的工作彙報,研究解決居民議事會反映的重點問題。建立樓棟居民議事會,將片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單元(樓棟)、物業公司納入成員,每兩月召開一次會議,並建立黨委委員分片聯繫樓棟居民議事會制度,協商議決居民日常生活方面的自治性事務。

“三制聯運”強化問題解決。建立問題需求收集機制。依託樓棟(單元)長、社區專職工作者、社區黨員等,採取聯繫走訪、壩壩會、意見箱、智慧社區App“線上聽音”等方式,定期收集居民意見和需求。建立問題需求分析研判機制。及時梳理分析居民意見和需求,可直接解決的問題立行立辦,需群策群議的問題提交居民議事會、黨委會、聯席會研究。建立問題需求問效反饋機制。將社區內社會組織、社會企業、駐區單位派出機構等需求承辦單位納入社區事務評價體系,採取隨機走訪、第三方測評等方式讓居民參與評價,提高社區居民需求的辦結效率和居民的滿意度。電瓶車充電難、購物不方便、辦宴席無場地等10多個居民普遍反映的熱難點得到了及時解決,贏得了群眾的支持。

一個理念:把專業的服務交給專業的人做

針對群眾多元化需求滿足難、社區服務專業化程度不高等問題,堅持“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理念,不斷創新服務供給方式,積極回應群眾需求。

推進服務環境親民化。始終把“群眾可參與、可進入”作為標準,充分收集居民對黨群服務中心的功能需求,科學規劃功能分區,集成了政務服務、培訓學習、文體活動、醫療衛生、“雙創”服務、志願服務等多項便民服務,開闢了社區電影學院、“非遺蜀繡”、愛心廚房、社創空間等居民活動空間。同時,改傳統的服務櫃檯為零距離交流互動式平臺服務。去除社區“兩委”辦公用房,以開放式活動環境為社區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務。各類功能空間以軟隔方式佈置,擺放家居型傢俱,用“家”的理念推進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去行政化、去辦公化、去形式化和親民化改造。

推進服務主體多元化。鎮黨委積極發揮“龍頭”作用,充分對接縣級部門下沉社區90項服務、減負減證13項,撤消鎮政府服務中心,設立社區工作站,推進政務服務“三下沉”。大力推動幼兒園等駐區單位文體資源向社區居民開放,落實社區與駐區單位結對共建,推動學校、醫院等單位到社區常態化開展公益性活動。鼓勵小區有才藝的能人組建太極社團、舞蹈社團等10餘個自組織,引入樞紐型社會組織——“邑誠”社會組織發展中心,孵化培育紅白喜事理事會等社會組織、社會企業9家,為社區居民提供“430”學生延時教育等專業化、親民化服務,並定期開展需求調查,及時調整服務方向,確保服務項目貼近群眾。

推進服務方式智慧化。利用物聯網、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 以貼近民生的服務事項為切入口,建成可與“天府市民雲服務平臺”對接的“智慧社區”平臺,同步研發“邑居、邑用、邑商”手機APP,形成7大智慧服務功能——集宣傳、管理、學習、服務、互動等功能的智慧黨建;集網上政策查詢、辦事指南查詢、遠程受理、在線預約等服務的智慧政務;集公共報修、物業繳費、共享停車、電商等服務的智慧物業;集全局攝像機、單元智能門禁、應急廣播等於服務的智慧安防;集健康體檢、日間照料、網上診療等服務的智慧康養;集公共wifi、廣場LED屏、智慧燈杆、自動售藥機、黨建活動室雲視頻會議系統等系統的智慧公共服務;集動態管控、及時跟蹤、快速反應、聯動處置為一體的指揮調度中心,實現社區居民生活服務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互動化和協同化。

一個堅持:讓居民走進社區治理大舞臺

針對社區群眾市民角色轉變緩慢、公共意識不強、社區治理參與度不高等問題,堅持把群眾廣泛參與作為社區治理的“壓艙石”,多措並舉發動社區居民參與共建共治共享。

依託活動發動。以“評”為抓手,開展“善良鄰居”“孝順兒媳”“最美陽臺”等評選活動,傳承中華傳統美德,促進家庭和睦,共建美麗家園。以“節”為契機,引導社區社會組織利用春節、端午、“五一”等重要節假日組織居民開展“春節家宴”“團拜會”“百姓故事會”“小鬼當家”等內容鮮活且富有教育意義的文體活動。以“需”為導向,東嶽鄰里、棕編藝術等自組織根據居民需求,常態化開展“攝影”“傳統手工藝”“加油吧寶貝”“太極拳”“健身操”等活動。截止目前,社區已組織開展各類群眾性活動39場,吸引居民3萬餘人次參與,受到社區居民的普遍好評。

依靠鄉賢帶動。把長期生活在本地、退休後定居本地的老幹部、老黨員、老教師、道德模範等熱心社區工作的人士納入現代鄉賢範疇,聘請了9名新鄉賢,並將其納入居民議事會,定期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發揮其“智囊團”作用。鼓勵鄉賢領辦自組織,參與社區各類公益活動,發揮其“志願隊”作用。在鄉賢威望的凝聚引導下,社區群眾積極參與“東嶽花苑居民公約”的制定、宣傳和遵守,特別是在車輛停放秩序、環境衛生整治等維護公序良俗的工作中發揮了勸導和督導作用,促進了社風文明。

依據法治推動。結合“智慧法治”平臺建設,聘請社區法律顧問2名,派駐政法幹警1名,先後開展法律進社區、進家庭活動20餘次,為居民提供常態化的法律援助,幫助居民解決維權糾紛20起。大力推進“無訟社區”創建,發動居民參與制定“無訟公約”,建立社區居民矛盾糾紛調解工作室和“訴非對接”工作站,培育社會組織“人民調解聯合會”,常態化開展“陽光調解”,先後調解鄰里糾紛、消費糾紛、婆媳矛盾、徵地拆遷矛盾37件,無一例發展為訴訟案件,推動大調解融入大治理。

如今,東嶽花苑裡已看不到車輛亂停亂放等現象,取而代之的是乾淨優美的環境。這裡的居民主動交納物業管理費,創造了農民集中居住區物業管理費100%交納的奇蹟。每到傍晚,社區廣場上歌舞昇平,黨群服務中心內閱讀成風。東嶽花苑成為了東嶽居民的真正“家園”!

(大邑縣社治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