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保专家倡议设立“中国明清皇家陵寝”合作机制

7月3日,是南京明孝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5周年的纪念日。当天,“明孝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5周年研讨会”在南京中山陵园风景区召开。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本次会议将讨论建立中国明清皇家陵寝合作机制,成立保护管理联盟。

文保专家倡议设立“中国明清皇家陵寝”合作机制

资料图:航拍南京明陵。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2013年7月3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审议表决,南京明孝陵被全票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消息令人振奋,但文物保护长路漫漫。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历史学院教授贺云翱曾主持过明孝陵的申遗工作。在他看来,申遗只是一个手段,通过申遗,可以引导大家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让社会公众一起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

“更多的时候不是文物本体、遗产本体被破坏,而是环境被破坏,人们无度地去开发。不遵守世界遗产的保护的规则和要求,在周边盖一些房子,搞一些现代的、过分先进的旅游设施,破坏了它的原真性、整体性和环境风貌。”贺云翱说。

对于此次“中国明清皇家陵寝”合作机制的建立,贺云翱认为很有意义。他表示,中国明清皇家陵寝分布地域广,形态多样。通过成立保护管理联盟,可以推动明清皇家陵寝文物的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这体现了联合申遗项目,不仅要联合申遗,还要联合保护、利用、推广,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的辉煌。”

近年来,明孝陵先后进行了东井亭、神帛炉、内红门、棂星门等重要建筑本体的修缮工作。景区文物保护和安全管理已实现360度全覆盖,目前正在申报推进明孝陵“国家级遗产监测体系”建设。这套监测体系将能够对明孝陵进行24小时数据监测,通过测算游客量、监控地面沉降等方式,保证景区对明孝陵的掌控管理。

当天,会议宣读了《“中国明清皇家陵寝保护管理联盟”倡议书》,并就建立“中国明清皇家陵寝”合作机制展开讨论。


一、本平台中注明“来源:华夏文·史·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华夏文·史·艺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华夏文·史·艺”。

二、本平台中注明文章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来源于网络,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版单位所有。

如因作品内容、侵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联系小编,请在见图文后30日内进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