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井三次抗議逼嫁,賢妻爲抗戰亡夫守望榮光

跳井三次抗議逼嫁,賢妻為抗戰亡夫守望榮光

楊江永(右一)、楊江永警衛員(左一)、臺中娃(中)1937年春留影。

  • 張孝貞從小纏足不能幹農活,小叔子很是嫌棄,多次逼她改嫁,張孝貞說:我夫打鬼子為國而死,我改嫁便是對夫君的辱沒。於是她恪守婦道,決不屈從,為此三次跳井尋死,對小叔子的狹隘和短視以示抗議。
跳井三次抗議逼嫁,賢妻為抗戰亡夫守望榮光

楊江永犧牲後的埋葬地通知

在舊關即將被日軍佔領的關鍵時刻,國軍上尉、工兵營副營長楊江永帶領一個手槍連,殺聲震天,衝向敵陣,日軍驚慌失措,向後退去,國軍最終佔領舊關。戰鬥中楊江永的警衛員頭部中彈犧牲,楊江永失去護衛,腹部也中了彈,倒地不起。眼看楊副營長要被敵人俘虜,士兵們猛衝過去,將楊江永搶了回來。戰鬥結束後楊江永被送到太原29路軍後方醫院,經搶救無效犧牲。

  • 投筆從戎 軍校升造
  • 楊江永是山西省河津縣小梁村人,生於清宣統三年(1911)九月初,家中殷實,年少時曾在西安上學,後從運城職業中學畢業,分配到東毌莊小學教書。1931年日本侵佔東北三省後,全國一片抗日呼聲,年輕氣盛的楊江永毅然投筆從戎,被馮欽哉將軍送到軍校,經過升造擔任副連職,至1937年初已升為國民革命軍第27路軍直屬工兵營副營長。
跳井三次抗議逼嫁,賢妻為抗戰亡夫守望榮光

張孝貞(中排右三)、楊志高(後排右三)、楊志高的爺爺(中排右四)1963年全家合影。

  • 27路軍由陝西開赴華北抗日前線河北省保定,到了保定下了火車,直屬部隊集合在車站外,炸壞的機車頭和火車讓剛參軍的新兵膽怯,老兵們雖然多次參戰,但還沒有遇過航空炸彈,心裡也膽怯。馮欽哉將軍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馮將軍為了打消士兵們的膽怯心理,講話時問大家:“弟兄們,天上老鴉多還是飛機多?” “老鴉多”大家答到。馮將軍又問:“老鴉巴到誰頭上了,請舉手!”沒有人舉手,馮將軍又說:“所以說大家不要怕飛機炸彈,老鴉那麼多都巴不到你頭上,飛機又沒有老鴉多,炸彈就炸不著你”。馮將軍正在講話,日軍飛機從頭上飛過,馮不動,士兵們也不敢動。這時遠處一棵碗口粗的樹被炸彈擊中,連根拔起,馮將軍拴在樹上的白馬也被炸死。
  • 有的士兵開玩笑:“馮軍長的馬被飛機巴的屎炸死了。”
跳井三次抗議逼嫁,賢妻為抗戰亡夫守望榮光

抗日烈士楊江永的妻子張孝貞。

主動請纓 血戰舊關

  • 1937年日軍在盧溝橋發動7·7事變,7月12日,27路軍總指揮馮欽哉將軍領銜致電盧溝橋前線的將領:“本路將士,願作後盾,同仇敵愾,滅此朝食。”
  • 7月17日,國民政府蔣介石委員長在廬山發表了著名的“最後關頭”談話:“我們既是一個弱國,如臨到最後關頭,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國家生存。那時節再不容許我們中途妥協……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跳井三次抗議逼嫁,賢妻為抗戰亡夫守望榮光

楊江永軍裝照

  • 27路軍8月從陝西開赴華北前線河北省保定地區,與友軍一起構築工事,準備在保定決戰。時值中國軍隊向南退卻,27路軍作為掩護部隊,在定縣、安國、深澤一帶,力阻敵人,掩護自己部隊撤退。8月底 第二十七路軍被第一戰區配置於石家莊西北的平山和以東的藁城附近,設防阻擊日軍。9月,馮欽哉被任命為14軍團軍團長。
  • 12日傍晚,日軍突破第1 7師右翼劉家溝附近陣地之後向西進攻,又相繼佔領長生口、大龍窩,於1 3日晨進至核桃園,逼近舊關。13日凌晨5時20分,馮欽哉指揮他所能指揮的工兵營、特務營馳赴舊關,阻止日軍西進。馮欽哉的指揮部在磨河灘,離舊關十二三公里。而12日晚擊潰17師97團的日軍,從核桃園到舊關只不過五公里的大道。
跳井三次抗議逼嫁,賢妻為抗戰亡夫守望榮光

八旬老人楊志高站在家門前

  • 自27路軍由陝西來到華北參戰以來,工兵營承擔修建工事、埋設地雷的任務。大軍向晉北轉移時,工兵營擔負在滹沱河上架沒浮橋、掩護大軍過河的任務。看著日軍猖狂的樣子,楊江永心裡早就憋著一股勁,當馮欽哉告訴工兵營“鬼子逼進舊關威脅新關”時,楊江永積極主動請戰,帶領特務連(手槍連)直接衝向敵陣,血戰中身負重傷,面臨被俘,後被輜重連從敵人手中搶過來,和其他傷員一同被送上火車,運到太原第二十九路軍後方醫院搶救,終因傷勢過重,於10月29日晚10時犧牲。埋葬在太原小北門外西北角義墳。
  • 三次跳井 抗議逼嫁
  • 楊江永的妻子叫張孝貞,與楊江永同歲,27路軍出征抗日前,馮欽哉命隨軍家屬全部返回原籍,上面那張照片就是楊夫人返鄉時所帶,楊志高懂事後聽母親講:楊志高生下第八天,其父便奔赴抗日前線,在臨走的前夜,楊江永抱著楊志髙一會走到院子,一會回到屋裡,整夜都沒放手,直到凌晨出征號響起,才戀戀不捨放下兒子,向母子告別,沒想到這竟然成了訣別。
跳井三次抗議逼嫁,賢妻為抗戰亡夫守望榮光

馮寄寧(中)2017年8月13日採訪楊志高

  • 以前我說楊志高是楊江永犧牲後出生,是根據工兵營長丁志軒的兒子丁秦生所推測,因為楊志高一生磨難太多,少言寡語,接受我採訪時,他從不主動講多餘的話,更沒提過他出生八天父親就開赴戰場的故事。2015年清明節,我們一同去長治祭奠抗戰中犧牲的98軍軍長武士敏將軍時,楊志高十分恐懼,不敢在英雄雕塑前照相留影,還說:若是再來一次文化大革命,是要被整的。在一位記者的開導下,他才講出令人心酸的“八天離”的故事。楊志高生於民國26年陰曆七月十五日,時間非常吻合。
  • 張孝貞母子回到山西河津縣小梁村老家,河津不久便被日軍佔領,由於張孝貞從小纏腳不能幹農活,其小叔子(楊江永二弟)很是嫌棄,多次逼張孝貞改嫁,張孝貞說:我夫打鬼子為國而死,我改嫁便是對夫君的辱沒。於是她恪守婦道,決不屈從。為此三次跳井尋死,對小叔子的狹隘和短視以示抗議。張孝貞一直保留著結婚時楊江永給她做的衣服。楊志高上學的時候交不起學費,張孝貞便忍痛賣了這些衣服,供楊志高上了兩年學。張孝貞這位偉大的母親一生紡線織布,勤儉持家,孝老愛親,團結鄰里,深受村人愛戴,63歲那年(1974年),走完了她平凡而偉大的一生。
  • 新中國建立後,楊志高當上了他們村的會計,任勞任怨,兢兢業業。如今楊志高年逾八旬,身骨硬朗,兒孫滿堂,頤養天年。(作者為馮欽哉嫡孫 馮寄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