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將當兵一個多月無人識?真相令人感慨!

作者:如影隨形;圖片:網絡來源;美編:湯圓花生餡;

“李連長,過幾天上級機關的一個處長要到你們連隊當兵鍛鍊,你們連隊可要高度重視,做好相關準備,既要讓這次當兵鍛鍊圓滿順利,也要照顧好處長的生活,把連隊的好人好事都展示出去!”

接到首長的通知,李連長趕緊召開了一個連務會,商量首長當兵鍛鍊這件事情。最後大家一致決定,把首長放到整體建設最過硬的三班去,同時調整了一下三班的人員,把幾個連隊比較突出的戰士調整了過去。同時,立即打報告申請對連隊的硬件建設進行了一次升級,同時指導員親自把全班人員叫到一起,對首長來了之後如何說話、如何辦事,首長喜歡什麼等等的逐一進行了交代,最終的目的就是把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讓這次活動圓滿順利就好。

中將當兵一個多月無人識?真相令人感慨!

事情就這樣安排了,李連長在翻看新聞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這樣一個新聞《兩位開國中將結伴去基層當兵,戰士們都敢開他們的玩笑》。故事裡,兩個開國中將吳克華在濟南軍區擔任副司令,彭嘉慶則擔任副政委,兩人響應主席號召下連隊當兵,一同去了青島附近海上的薛家島鍛鍊。

到連隊當兵,不能用真實姓名,他們的真實身份,也只有連隊指導員李茂東知道。吳克華和彭嘉慶為了掩飾身份,平時幹活特別的勤快,擦玻璃、掃地、倒垃圾、刷廁所,樣樣都搶著幹,被評為連隊的標兵,大家把他們兩個人當成老兵,還經常開他們的玩笑。

指導員李茂東不讓他們參加有危險的活動。比如夜間在懸崖邊巡邏,但是將軍們死活不行,說老子當年打仗時,什麼苦沒吃過,巡個邏就不行了?

分別時,他們向連隊的戰士們公開了自己的身份,大家這才知道“上了當”,有幾個平時跟兩位將軍沒大沒小的戰士,還有點擔心,會不會得罪了兩位將軍。吳克華說:“我們下連隊鍛鍊,就是為了消除官兵之間的隔閡,解放軍之所以能打敗國民黨軍,就是因為我們官兵平等,親如兄弟。不光是我和彭政委,任何一個領導都不能在戰士們面前搞特殊,誰要是敢這麼做,你們告訴我,我一定嚴辦!”這就是那一代開國將帥的高風亮節,也是解放軍之所以能保持戰鬥力的根本原因。

中將當兵一個多月無人識?真相令人感慨!

看完這個故事,李連長心裡不是滋味:同樣是下連當兵,為什麼感覺不一樣呢?

都是當兵,一箇中將當兵一個月無人時,現在人還沒到通知已經來,而且如何說話、如何保障已經交代的很清楚了。

都是當兵,中將們可以主動申請執勤站崗,不讓去還不行。現在別說執勤站崗了,啥都不敢安排,安排了也不會去的。

都是當兵,中將們可以身在基層主動融入官兵,官兵們可以和他們開玩笑,就算髮現了一些端倪也能很快通過自己的言行“掩飾”過去。現在別說掩飾了,從言行,從體態,從連隊幹部的態度,誰看不出來他是領導,就算他戴著列兵的領章也一樣。

都是當兵,將軍們從來不在官兵面前搞特殊,戰士們幹啥他們幹啥。現在呢,讓李連長不禁想起了曾經的一張圖片:圖片裡,一位領導坐在學習室裡參加連隊的學習,他帶著上等兵領章。照片裡,官兵們整整齊齊的坐著,而領導一個人坐在教室的最後面,單獨坐著一個凳子,而且是和其他人不一樣凳子的領導,顯得特別另類,“首長專座”“誰看不出來他是領導”是後來大家對此照片的評論。

將軍們說得好,下連當兵,是為了消除官兵之間的隔閡,真正的是為了瞭解官兵的生活,是不能搞特殊的。在那一刻,你只是一個普通的戰士,而不是領導。但是,現在誰又敢把他們當做一個普通的戰士呢?單位不敢,連隊幹部不敢,連隊的官兵們更不敢。我敢打包票,哪個領導要是住在哪個班裡,這個班的班長也好,戰士們也好,不敢說是生無可戀,也是度日如年了。

中將當兵一個多月無人識?真相令人感慨!

為何,中將可以當兵一月無人識,而現在一個少校估計全團皆知?

當兵的領導從來沒把自己當做普通戰士,只是一個帶著戰士軍銜的領導。

當兵的人從來也沒把這個活動當做鍛鍊自己、瞭解基層的平臺,甚至只是完任務、走過場而已。

當兵的人習慣了之前的生活,缺乏基層的經歷和情感,無法融入基層。

當兵的單位不敢把這些人當做普通人,畢竟當兵結束了,他們依然還是自己的領導,說不定下次考核檢查的人就是他們。

連隊的官兵也不敢把他們當做普通人,畢竟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可能給單位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連隊的情況,當兵下連的人看在眼裡,記在心上,說不定還會寫在通報裡,落實在行動上。

插播:軍旗獵讀者上週還沒領紅包福利的,請戳這裡藍字鏈接——

重磅福利!軍旗獵攜手馬雲爸爸給讀者發紅包啦! )

於是,曾經這個上級和基層、領導和官兵之間的橋樑紐帶,現在即使開展了落實了,也難以達到曾經的高度和效果。就像定期都要搞的蹲點幫建一樣,明明是一個好事,是一個促進連隊建設的幫手,最後演變成了一個過程,一個形式,一個每年必須完成的任務而已。更可怕的是,這種思想,機關和領導習慣了,基層和官兵習慣了,最後成了一種默契,實在可悲。

機關和基層是一個整體,每一個將軍、上級都是從基層成長起來的。如果說這個活動真正流產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的上級和領導們,你們離基層真的太遠了,太久了,久得都忘了基層是個啥樣子,遠得都忘了自己曾經也是一個兵。下連當兵是個好活動,只不過現實和理想之間總有一點差距。看似轟轟烈烈的活動,最終落下來的時候是這樣的悄無聲息,成了匆匆過客。

如果再有這樣的活動,能不能採取交叉下連的方式?能不能下連時間長一點?能不能不事先通知?能不能結束後不通報講評?能不能下連的領導能真正放下職務,放下經歷,把自己融入基層,當一個普通的戰士?

一個普通兵的稱呼,重千金,有時候難於上青天!也只有普通,才是下連的意義所在。

希望有天,一個下連的領導,直到走之前大家都不知道,只知道他是一個普通的兵,多好!如果可以,也想開個首長的玩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