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日本兵在拼刺刀的時候,爲什麼要把子彈退出槍膛?

《亮劍》裡面有這樣一個情節,1942年日軍“大掃蕩”的時候,李雲龍和趙剛帶領的獨立團被困在了山村中。趙剛和李雲龍就商量,利用這個時間訓練戰士們的單兵刺刀拼殺。趙剛對李雲龍說,咱們八路軍火力差,缺彈藥。論兵力,八路軍與日軍的傷亡是10:1,論火力,連20:1都不止。這個也是中日兩軍對技戰術上的不同理解和和戰術的差異及運用大相徑庭的一種表現。

二戰中,日本兵在拼刺刀的時候,為什麼要把子彈退出槍膛?

一方面,日本鬼子拼刺刀的技術整體上比中國軍隊要強,日本深受武士道精神的影響,非常重視日本軍隊士兵拼刺刀的技術訓練和培養,日本鬼子普遍擅長拼刺刀。日軍的《步兵操典》裡面對白刃戰規定的太機械,《操典》規定,日軍所有人在打白刃戰之前必須要把子彈退出槍膛。據說,他們最反感的就是八路軍在白刃戰中開槍射擊,認為這有損於一直正規軍的榮譽。

二戰中,日本兵在拼刺刀的時候,為什麼要把子彈退出槍膛?

另一方面,日本鬼子使用的步槍三八大蓋比中國的步槍都長,拼刺刀時佔有優勢。根據過去的資料記載,一般兩三個中國士兵才能夠拼過一個日本兵。所以日本兵一般願意主動與中國士兵拼刺刀。而八路軍戰士都是被迫與日本鬼子拼刺刀。

二戰中,日本兵在拼刺刀的時候,為什麼要把子彈退出槍膛?

在實際拼刺刀鬼子很強悍迅速致命,並且不是端著刺刀晃,而是半弓步下蹲,保護自己重要部位和手,然後藉助起身衝力同時手臂向外刺出。就像古代長矛兵一樣,而且更加兇悍致命。基本一刀一個,除非你藏了一把沙土往鬼子眼裡扔並趁機刺殺。當然也很容易被人家突然下蹲躲過。然後對你從心臟部位向上斜刺。現在明白了嗎?電視劇也有真實一面,被鬼子挑到天上就是因為人家拼刺刀就是這麼拼的。

二戰中,日本兵在拼刺刀的時候,為什麼要把子彈退出槍膛?

鬼子受過嚴格的軍事訓練,而且在當時國防比較強大,在心裡有一種看不起八路軍,覺的自己國家先進,八路軍落後,戰爭經驗是不如他們的,其次,鬼子通過拼刺刀的這種方式增強他們的侵略心理,激發軍隊的戰鬥力,而且鬼子在拼刺刀時,會將子彈退膛,目的是防止傷到自己人。

二戰中,日本兵在拼刺刀的時候,為什麼要把子彈退出槍膛?

縱觀二戰中,就是因為這種鬼子古傳的武士道精神,在太平洋戰爭最後美軍挺進日本掃蕩各島的日軍布兵時,往往鬼子作風強硬,拼死抵抗,比如在琉璜島和其他各大島中,美軍為了拿下部防日軍,釆用炮轟,火焰噴射器強燒地堡,潑汽柴油和灌水,用毒煙燻,就這樣鬼子還是死不投降,並且給美軍還帶來了巨大的傷亡。所以,困獸猶鬥同歸於盡,也是鬼子理念和軍事素養的一種典型表現。

珍愛和平,和平萬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